第1090章 被婆婆吓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跟徐玉瑾相比,朱三读的书就少很多了,他是知道他娘厉害,但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吓着人之类的,没什么太大感觉。

  因为没有清楚的认知,所以他也就理所当然地觉得——他娘那么厉害,不是因为书读得多,是因为经常在大户人家当过丫鬟。

  徐玉瑾会夸他娘,一个是他娘确实厉害,另一个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想要哄他开心。

  “我娘一直都很厉害,你才知道啊?”

  朱三笑着搂住了徐玉瑾的腰,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很高兴这个新娶进来的媳妇,跟他有一个共同的认知。

  徐玉瑾:“……”

  原来,是我浅薄了!

  难道爷爷一听我看上了三郎,不仅没有反对,还支持她嫁过来。

  看来她爷爷也是老早就知道了。

  徐老:“……”

  不,我没有。

  你误会了,我从来不知道,一个“乡下婆子”居然可以读那么多书。

  我只是觉得这个老婆子能够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还会做生意,“挺厉害”的。

  我觉得的“厉害”,跟你觉得的那个“厉害”,完全是两回事。

  只可惜,徐玉瑾没机会跟朱三、徐老二人对“口供”,某种“误会”,也就这样悄然无声地发生了。

  殊途同归,也不算一件坏事。

  呆在朱家村这段时间,徐玉瑾主要有三个任务,一个是认家门,一个是上族谱,另一个就是“借”丫鬟给叶瑜然。

  虽然叶瑜然已经买了几个,但她买的这些都是别人挑剩下的,不管是识字,还是从整体质量而言,跟徐玉瑾身边那种由大家族特地调教出来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能够跟徐玉瑾身边的容妈一比高下的,大概也就只有当初朱家从普寿城买回来的唐氏一家。

  后面叶瑜然买的那几个丫鬟,唐妈虽然有帮忙调教,但时间太短,跟徐家的丫鬟比起来,还是差了点。

  所以叶瑜然没有一点犹豫,直接跟徐玉瑾“借”了丫鬟。

  不需要贴身的大丫鬟,只要是稍微调教得不错的就行了,同时跟徐玉瑾商量,等她回了普寿城,再多买几个下人帮忙调教,然后送回朱家村来。

  “玉瑾啊,娘本来也不好意思麻烦你,但是没办法,朱家人多,不买下人不行。可在安九镇这么一个小地方,想要买到好一点的下人也不容易,就是我挑的那几个识字的,就已经挑了半天了……”叶瑜然叹着气,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我也不是一个会调教人的,也就只能麻烦你辛苦一下,给娘帮帮忙了。”

  “娘,看您说的,您是长辈,儿媳妇是晚辈,晚辈给长辈排忧解难,不是应该得帮?”徐玉瑾笑了起来,说道,“这事您就放心吧,包在儿媳妇身上,到时候肯定帮您把丫鬟给调教得妥妥当当,不让您操心。”

  短短的几天相处,徐玉瑾喜欢死这个婆婆了,不事儿妈,还开明,简直不要太好。

  朱家那么多人,不可能没有半点矛盾,可婆婆却平衡得极好,一看就是一副“和睦兴家”的样子。

  就是她那几个乡下妯娌,人家也不是大字不识一个。

  别的不说,就说她婆婆的心头好李氏,人家不仅管着朱家的烫粉厂,还负责朱家的吃食生意,进来出去,那账本记得一清二楚,漂漂亮亮的。

  要知道,这事就算放到大户人家,那些年轻媳妇都不一定有李氏那么“能干”,偏偏李氏一个乡下婆子,就是把事情给办漂亮了。

  就是有点小心思的二嫂,那也是管着朱家的下人,上上下下的忙活着,虽说没有大户人家的规矩严谨,但该有的人家也都有了,还给管齐乎了。

  朱家上下,徐玉瑾一溜看下来,最佩服的除了婆婆外,大概就是那个还一脸稚气的小姑子。

  我的乖乖,小姑子才刚刚十岁冒头吧?

  可就那么一个小姑娘,手底下有着一个染布坊不说,还协助她婆婆打理着一个书塾。

  哦,对了,就是那个朱氏书塾。

  徐玉瑾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女人也能够办学堂,还办得这么大大方方,热闹热闹。

  瞧瞧,这十里八乡的,有哪个村子没有孩子在朱氏书塾读书?

  徐玉瑾去学堂里转负责朱家的吃食生意,进来出去,那账本记得一清二楚,漂漂亮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