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蛰龙,一飞冲天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唐治的御驾赶赴卢龙去了。

  谢小谢先行,贺兰娆娆随行,伤愈的六个月亮和伤愈的李公公随行。

  唐停鹤为副使。

  徐伯夷领郭绪之、袁成举,南荣女王领二胡,各率前军与后军护送。

  虽然实际上的军权不在他们手上,可是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正规军可以任他们差遣,这些江湖草莽还是觉得蛮兴奋的。

  皇后安青子留守后宫,副总管穆斯也留在了宫中。

  唐治本来是想给穆公公一个机会,让他趁机夺李公公的权的。

  不料,安青子听了“空空儿”的吩咐,决心要把内宫掌控在手,这文艺女青年一旦黑化,手段也是着实地了得。

  她先从安家出来的这些女官、宫娥下手,简直是无往而不利。

  要收服一个人,无非是恩与威并举。

  这两样,身为皇后和安家女的安青子都不缺,心机和手段她也有,只是以前没用在“正地方”罢了。

  唐治走的这一天,正好是安青子的生日。

  不过,她没说。她也没让宫女们对唐治说。

  她对下的公开理由自然是国事要紧,但是实际上,过生日,当然要跟自己心悦的人一起过,那才开心。

  和这个倒霉皇帝对坐着干嘛?

  相互提醒对方,自己只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可怜虫?

  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她亲自送唐治出城十里,回宫后又到御书房里,帮唐治整理一下案牍,尽显贤后风范。

  这些机要的东西,其他人是触碰不得的,唐治行色匆匆,来不及整理,也就只有由皇后来整理了。

  不过,在整理唐治的案牍的时候,安青子意外地发现,在呈报唐治阅览并留宫中的一份份奏折上,有着不少的圈圈点点。

  仔细看了看,都是涉及朔北有多少民户、每年有多少税赋、常备兵马有多少,每年耗费军资有多少等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事情。

  安青子微生讥诮之意,这个傻皇帝,难道你就没看出来?你只是安老贼和唐浩然捧出来的一个傀儡啊!

  这朔北,什么时候轮到你说了算了,你用心了解这些,又有什么用?

  不过,她慢慢的又发现了一些东西,那些是涉及安载道的。

  安载道的部将、安载道的喜好、安载道治军用兵的习惯等等……

  这些都是藏在诸多奏折一些杂七杂八的事件里的,是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但是唐治都用粗炭笔,在旁边画上了笔直的竖线。

  安青子看着这些特殊的标记,不由得怦然心动。

  谁会这样用心地研究一个人?

  难道,这个看似懦弱无害的皇帝,早已明白他真正的处境?他在默默地做着准备,要对付安老贼?

  随手翻着,内中忽然掉出一片“飞页”。

  安青子顺手拾起看了看,竟然是一篇寓言小故事。

  那笔迹,应该是唐治手写的。

  安青子博览群书,却不曾看过这个故事,也不记得在已知的历史上,有这篇文字中所记载的这位君主。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安青子咀嚼着这句话,越品越有滋味,一双眸子不禁渐渐地亮了起来。

  这句话的寓意,简直是呼之欲出!

  此时此刻,安青子断定,这个唐治,并非不清楚他如今的处境。他也在想办法改变。

  只是,宫中满是安载道和唐浩然的耳目,他必须得徐徐图之。

  不管他能不能办得到,但是他有这个志气,安青子对他,就得另眼相待了!

  “想不到,唐治早就有心对付安老贼了!他以为我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