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各有盘算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谓“正封清正,斜封谄宠”。

  但不管是正封还是斜封,不难看出,吏部这次所奏请的任命公文,即便李炳不同意,冯一韦的去留命运也都等于已经决定了。

  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谢光与劳剑华经过反复商议,终于想出了一个应对办法:东宫留中不发。

  那么何为“留中不发”呢?简单说,就是帝君把大臣的奏章留在宫禁之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如果太子能将冯一韦的事情暂时稳住,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那么帝君李成武出于顾忌朝廷体面的考虑,很可能也不便轻易动用敕令。如此一来,长刀军团的兵权也就可以保住了。

  而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太子李炳会如他们所愿的那样,采取“留中不发”的手段吗?

  据劳剑华的观察判断,很难。

  年轻的太子殿下,表面看似温和柔弱,但实际上,他骨子里有一种很磨人的倔劲儿。有时候,他一旦钻起牛角尖来,那股倔劲儿会表现的非常激进、非常强硬。

  上次的“帝都兵变”,那可绝不是随便哪个皇子都有胆量跟着谢光一起干的,也不是随便哪个皇子都有勇气指着慕容雪大喊“让路”的。

  之后来到东都洛邑,李炳有段时间因为监国问政的事,与谢光搞得很僵,即便周围都是太傅府的人,他对谢光也是非常不客气。

  这就充分体现出:太子是一个很有主见,甚至很固执的人。

  像这样的人,你要让他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尤其是对某件重大决策保持沉默,那恐怕并不容易。

  况且,此时李炳身边还有一位帝都来的慕容雪,又怎么可能让谢光他们轻易钻了空子?

  有鉴于此,如何能巧妙且不露痕迹的左右李炳,非常考验智谋水平。

  倘若某些话讲的不到位,李炳极有可能在慕容雪的全力鼓动下,直接批准了冯一韦的晋升,那么万事休矣;可如果某些话讲的太到位,一旦说得李炳激动起来,没准儿当场否决吏部的奏章,进而又引发帝君动用“墨敕斜封”,那么同样是万事休矣。

  想把“晋升冯一韦”这桩要命官司控制在火候最微妙的境界,真难死了谢光和劳剑华。

  思来想去,劳剑华琢磨出了一个花招:他建议二人唱一出双簧戏。

  所谓双簧戏,就是让谢光假意赞同晋升冯一韦,并令其交出兵权;而劳剑华自己呢,则表示坚决反对、据理力争。两个人在太子及众位大臣跟前大吵一番,谢光尽量把话说的模棱两可、破绽百出,从侧面干扰慕容雪的建言;劳剑华所有的话只说一半,显得言犹未尽、似是而非。

  只要他们能够掌握好节奏,多半会令李炳感到左右为难,不能立即做出取舍决断。

  趁这个时候,谢光再瞅准机会,顺势向太子建议:既然大家讲的各有道理,不如先将此事暂且留中,待殿下斟酌妥当之后再定夺。

  如此一来,长刀军团便能暂保不失了。

  按照这个策略,当李炳终于提起了冯一韦的时候,谢劳二人立刻互相使个眼色,开始了预先设计好的戏码。

  在大殿之中,两个原本恨不得同一鼻孔出气的家伙,忽然变他对谢光也是非常不客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