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合力平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江遥的回函奏章,大大出乎了李炳的预料。

  他没想到,对方居然主动提出要率军平叛,同时还把帝都的城防完全交接。

  说实话,镇疆军若是决意把持帝都、不肯放手,凭他们那种强悍的战力,即便朝廷军队倾巢出动,怕是也无可奈何。

  然而,李江遥说让就让了。

  不仅如此,镇疆军还要去扫荡玄甲叛军,这简直……简直难以想象。

  莫非,李江遥真的没有不臣之心?

  带着这个疑问,李炳将奏折的内容告诉了满朝文武,大臣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这一次,朝廷的论调普遍还是比较正面的。毕竟,人家镇疆军已经拿出了这么大的诚意,谁再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那就明摆是在故意找茬儿。

  相比让出帝都、主动平叛而言,拒绝迎尚七公主,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

  武将们率先发言,一个个意气风发,直言此番定要荡平两路叛军,活捉李炝、劳剑华和包遇春。

  文官们也都信心满满,认为有强大的镇疆军参战,势必会给叛军巨大压力,收复江山有望。

  大家士气高昂,也令李炳心情大好。灭了突厥,很快又能回到帝都,然后再铲除叛军,他这帝君之位便更加稳固了。趁着高兴劲儿,李炳询问兵部和都督府,对接下来的平叛之事如何安排。

  兵部尚书汪镗答道:“陛下,西军参战,进攻反叛势力的胜算就更大了。据臣所知,镇疆军的总兵力大概在四十至五十万之间,并且都是与突厥铁骑不相上下的精锐之师,即便按李江遥的想法,抽调三个军返回西疆休整,能投入战场的人马仍可保持在三十万上下。只他们,就足以摧垮包遇春。所以臣建议,让镇疆军主力出潼关,沿卢氏县、栾川县、南召县南下,直逼南阳,与叛军展开会战。”

  董天星接着道:“同时,还可调派一个新组建的军团,自伊川南下,攻打汝州,与镇疆军分进合击,这样的效果将会更好。”

  殷诚毅身为大都督,相当于圣唐军的总参谋长,这个时候开口道:“我看可以。陛下,臣建议,就让马洪杰将军的朱雀军团出战吧,他们是除了禁军军团之外,兵力最多、作战经验也最为丰富的部队。”

  李炳点点头:“嗯,有道理。凤凰军团和朱雀军团都跟突厥人交过手,是经过战火淬炼的精锐之师,收拾包遇春应该没问题。那么东边呢?反王李炝谁去对付?”

  慕容雪主动站出来应道:“陛下,青龙军团愿意出征!”

  殷诚毅点头道:“如此甚好。慕容将军的青龙军团,经许州汴州一线,向东南方向运动,玄武军团随同配合,二十二万大军,李炝根本挡不住!请陛下圣裁。”

  “就按你们说的来吧。”李炳同意道:“青龙加上玄武,以慕容雪为主,常涛为辅,给朕把淮阳王灭了!”

  慕容雪拱手道:“遵旨。陛下,臣还有一个建议。”

  “哦?有什么话,你尽管直言。”

  “陛下,臣与常涛合作多年,彼此之间非常熟悉,所以两个军团配合起来,应该绝无问题,但是……”慕容雪略微顿了顿,接着道:“但是李江遥与马洪杰素无交集,这次分进合击的行动,恐怕出现协调障碍,反而影响作战效果。”

  李炳微微颔首:“你考虑得很周详,有什么对策吗?”

  慕容雪道:“臣建议,让兵部侍郎董天星担任钦差,负责协调联络两个军团的合作事宜。他之前跟李江遥、马洪杰都打过交道,容易得到两位大将的信任。”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放眼朝堂上下,能跟西军、南军同时拉上关系的,也就只有老董一人了。

  李炳思忖片刻,点头道:“言之有理。董爱卿,那就辛苦你一趟吧。”

  董天星连忙拱手应是:“臣必当全力而为,不负陛下期望。”

  彻底消灭叛军的策略一经确定,朝廷立刻全面动员。大批兵员、粮草、装备开始了频繁的调动,整个中原地区再次战云密布。

  董天星奉旨离开洛邑,马不停蹄直奔帝都,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大都护。

  这两个相差了几十岁的忘年好友,顿了顿,接着道:“但是李江遥与马洪杰素无交集,这次分进合击的行动,恐怕出现协调障碍,反而影响作战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