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传国玉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武青婴来到了两人的床前,她从床头,自己枕下拿出了一个盒子。

  接着一袭宫装的武青婴,便手捧着盒子走到了两人的面前。这样子颇有当年曹皇后掷玺,怒斥华歆的感觉。

  武青婴将印盒放在了桌上,然后缓缓的打开。

  在盒子打开的一刹那。一道幽蓝色的光芒闪烁。一尊方圆四寸,五龙交纽的玉玺静静地藏于其中。

  张无忌将这尊玉玺从盒中取出,在手中把玩着。

  前看看后看看,最终看到了那缺失且用黄金镶补的一角。见到这缺角的玉玺,张无忌甚是激动,随后又看了看印章下的八个字。

  正是所有男人都没办法拒绝的那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张无忌的手微微的颤抖着,他看向面前的朱九真随后问道:“真姐,这可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但是朱九真的回答,多少让张无忌有点失落。

  朱九真摇了摇头说道:“自然不是。我曾听杨丞相等人说起过,真正的传国玉玺已经在后唐末帝李从珂的手中遗失。”

  张无忌将玉玺捧到了朱九真眼前问道:“那这个是咱们自己私刻的?”

  朱九真却又是摇了摇头,朱九真回答道:“这个倒也不是。这个是从一个姓赵的年轻人那里得来的。就在无忌你们西行走后不久,这个年轻人便以献宝的名义朝见了我,便将这方玉玺献上。还说期望我们未来可以驱逐胡虏光复汉家天下。”

  张无忌皱眉说道:“哦?姓赵的年轻人?又有这等宝物随身,此人可是大宋宗室之后?”

  朱九真还未回答,张无忌却又摇摇头说道:“不,不对。当年临安城破,少帝虽降于蒙元,但宋末帝却与陆秀夫等人誓死抗争到底,到最后十几万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纷纷跳海殉节,就算有这样的重宝,怕也早石沉大海了。况且这传国玉玺自残唐五代就失落了。宋室也未得此宝物啊。”

  朱九真闻言笑道:“无忌,你不必想这件事了。还是我来告知你吧。那个年轻人虽不知身份,但他却将这玉玺的来历告知了我们。”

  听到有故事可以听,张无忌也来了兴趣,他问道:“哦?如此,真姐倒不妨说来听听。”

  朱九真于是便开始讲述这枚玉玺的来历。

  这枚玉玺虽然并非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但却也来自一个强盛的皇朝。

  这个皇朝就是中华史上最为强盛的“大唐”。而篆刻这枚玉玺的皇帝,则是唐太宗李世民。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不恤民力,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各地豪强纷纷举兵。

  但这颗传国玉玺却在隋炀帝死后,并未落入任何一个诸侯的手中。而是被萧皇后收藏,萧皇后辗转于宇文化及与窦建德等人之手,最后流落于突勒。

  大唐初年虽然立国,但却无传国玉玺。唐太宗为了聊以自慰,于是便命人篆刻了这枚玉玺。后李靖生擒突勒可汗,荡平草原十八部,重新劫回了萧皇后。唐太宗得到了真正的传国玉玺后,此物便被封存。在太宗死后陪葬于昭陵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