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地狱到炼狱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同时古拉格里还有一群人那就是律贼。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人渣而且是终极人渣啊,当初由于内战连年不休,很多地方陷入秩序真空,武装匪帮们便更加茁壮成长起来,在一些地方甚至能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过到20年代布尔什维克站稳脚跟后,这些老一代的犯罪分子被“契卡”的秘密警察赶尽杀绝。一批批匪帮被装车送往古拉格,在那里度过漫长的服刑生涯。这批人就是后世遍布整个苏联黑手党的祖宗,这群从头到尾以杀人抢劫为生的武装匪帮,他们的对手从契卡到现在内务部再到以后的克格勃,曾经捷尔任斯基的契卡战士把他们扔到寒冷的西伯利亚,以为西伯利亚的严寒可以把这群人渣赶尽杀绝,但实际上这种缺乏监督的地方正是律贼最为适应的土壤,普通的犯人进去很快就会被他们骑在头上,所谓的劳动改造对律贼从来不起作用,律贼群体中有纪律,绝对不和政府妥协,也绝对不会接受劳动改造!

  律贼不干活不接受劳动改造,其他的犯人就必须多劳动才能完成整体的劳动指标,大律贼其实和古拉格的管理员差不多,只不过一个管理劳动任务。一个管理犯人群体。对于这群坚决不和政府合作的律贼群体,其实就算是古拉格的看守也没有好办法。古拉格毕竟是一个劳动改造机构,生产任务要完成,枪毙一个两个倒是可以。枪毙一个群体就会完不成劳动指标,双方的对抗已经持续了现在。

  曾几何时,内务部以为自己赢了,消灭了这个群体,而那因为律贼已经改变了和他们对抗的方式。不少人愿意参军也是因为哪怕上战场死了也比在古拉格受罪强啊,而且功劳大可以赦免,再不济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他们也不会害怕那些王八蛋了!

  这边在观察的安德烈也是想到了古拉格,记得据内务人民委员部一名愤怒的检查人员说,一九四○年十二月到达阿塞拜疆里海劳改营的犯人也是“露天睡在潮湿的地上”。直到一九五五年,一些劳改营的囚犯仍然住在帐篷里。即使囚犯建成了营房,它们也是一成不变、非常简陋的木头房屋。莫斯科对营房的设计作出了硬性的规定,木头建成的长方形营房,没有涂抹灰浆的板壁,用泥巴堵塞的裂缝,里面一排排地摆满了质量同样低劣的床铺。有时有一张简易的桌子,有时没有。有时有几条可以坐的长凳,有时没有。

  在科雷马和其他缺乏木材的地区,囚犯用同样廉价的石头同样仓促地建造营房。在那些地方,没有保暖材料可以使用,只能采取古老的办法。在拍摄于一九四五年冬天的沃尔库塔劳改营营房的照片上,几乎看不见那些营房:营房的屋顶成尖角状,但是非常低矮,这样一来,营房四周的积雪将有助于防寒。营房常常不是正规的房屋,而是地窖或“地洞”。

  古拉格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狱啊,而眼前的惨烈战场则是一个炼狱啊,不过此时的安德烈不知道将来他亲手结束了古拉格的历史,但是现在安德烈只想到的是作战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