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唱了个三簧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没那个胆子知道吧!

  治安所建好了,赵传薪大张旗鼓的把这里设为办公地。

  以后,保险队都在这里上班。

  所有治安和纠纷问题都可以来这里解决,荷枪实弹的保险队随时出动。

  赵传薪还“请”来了几个有经验的衙役,衙役摇身一变成了治安所的民警。

  民警负责民事纠纷,保险队相当于武警,他们出动一般会有暴力事件发生。

  在治安所一共有三个办公区,民警和保险队各一个,还有一个则是让刘宝贵招揽的读书人,负责档案记录归类以及会计事物。

  当然赵传薪是不收税的。

  名不正言不顺,无法收税的。

  但是鹿岗镇的镇民也不需要向官府上缴土地税。

  虽然不收税,但是赵传薪收保险费。

  保险费只向现在和以后的鹿岗镇的商业性质场所收取,收到的钱则用来维持治安所的运行。

  现在鹿岗镇的商业在外人看来就是笑话,仅仅有刘宝贵的“百货商店”,张大全的理发店,二肥子的粮店,双喜的茶楼,朱建业的建筑队,周洪坤的红砖窑……

  都还没挣钱呢,谈何收取保险费?

  目前治安所众人的薪资,是赵传薪自掏腰包解决的。

  坐在治安所的办公椅上,赵传薪点上了一根雪茄吞云吐雾:“一个个愁眉苦脸干啥?”

  双喜说:“这里开茶楼,不是闹着玩么?哪有人来喝茶啊?”

  赵传薪弹弹烟灰:“我说让你在吃喝下手,谁让你开茶楼了?不过开了就开了,早晚会有有钱人的。你再开一个馒头店啥的,保证挣钱!”

  双喜眼睛一亮。

  二肥子则说:“俺的粮店也不咋挣钱啊,都没钱买粮,倒是天天有人围着粮店转,俺真怕这些人饿急眼了过来抢!”

  用手指头敲敲桌子,赵传薪强调:“要增加就业岗位。你看朱建业,他不就带着家里人挣着钱了吗?大家的钱也都别藏着,该盖房子盖房子,该娶媳妇的娶媳妇,钱花出去了,别人挣到了钱,钱才能流动起来。”

  唯独张大全乐呵呵的说:“俺家大柱已经开始给人理发了,没有传薪理的好,但是天天都有人,俺收钱收的少,都愿意来理发。”

  他那小屋设计的相当亮堂,采买了大块的玻璃做窗户,还买了不少小镜子摆在屋里。现在已经开始招收学徒了,将来肯定能挣钱的。

  赵传薪点点头:“都别急,这才哪到哪,朱建业那需要人手,周洪坤的红砖窑也需要人手,大家都干活挣钱,自然要消费的。你们还信不着我么?”

  刘宝贵还算镇定,他也跟着点头:“不错是这个理儿。俺开的杂货,不,是百货商店,俺不着急,慢慢肯定能卖出去东西。这叫啥,啥来着?对,百业待兴!对了传薪,城里的陈大光陈老板,也想来咱们这开铺子!”

  当大家听说陈大光要来这里经营时,都振奋起来。

  赵传薪赶忙说:“你们看看,人家干了多少年生意的大老板,这才叫眼光。人家都看好咱们鹿岗镇,你们怕啥?”

  “是啊,那就没啥可担心了。”

  “艾玛,原来陈大光也看好俺们那?”

  赵传薪脸上没啥表情,心里却暗乐。

  这是他和刘宝贵以及陈大光唱的双簧,不,是三簧。

  陈大光确实要来开铺子,不过不是自愿的,是给赵传薪一个面子而已。

  而刘宝贵不经意的说出来自然也是故意的,就是为了给大家带来信心。

  效果嘎嘎棒!

  正说着,又有一群难民来报道。

  “日本人拆俺们的房子修炮台,抢俺们的粮食。俺们不答应,他们就杀人,怀了孕的女人肚子都给剖开了……”

  一个大男人,哭的可凄惨了,一边流泪一边讲述着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灾难。

  赵传薪听了只觉得头皮发麻,就这小暴脾气终于是忍不了了!

  “狗日的,不杀几个小日本,我这意当真难平!”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