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天下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江鱼欺母,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安,为扫阴霾,他便去了方承善哪儿。

  方承善是个读书人,然而读书人又分多种,如吟风弄月的散人、为情所困的痴人、食古不化的酸人、歌技怀中的浪人及处处留情的多情人…

  此读书人如在盛世不得而知,然在乱世大致可归类为“废人”。

  方承善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常把天下诸侯喻作博弈的棋子,筹码为人丁、土地、经济、武装、策略等…

  诸侯之间相互厮杀互相蚕食,而方承善则为棋手纵观天下大势。

  此人为善可安邦,为恶则祸国,可称之为能人。

  可惜此人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天下诸侯在他眼中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鼠目寸光、要么妒贤嫉能,总之没一个入他法眼。

  周游一生跑遍天下,晚年便在这崖子村过起了隐居生活。

  江鱼第一次见这位老先生时,以为他只是个腐儒书生,还曾杜撰出一个轶事取笑于他。

  说是有个十年寒窗苦读的穷秀才名叫王同之,为考取功名带着文房四宝只身前往京城,途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即便如此他也未曾想过放弃。

  一天,王同之行至城外荒山,眼见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奈何只得寻一破庙将就一晚。

  说来也巧,王同之刚进庙门便见一位小姐带着一个丫鬟也在此处停歇,王同之见那小姐生的纤巧削细、面凝鹅脂,宛如花中仙子煞是好看,竟有些看的痴呆。

  反之,那小姐乍见王同之,也被王同之斯文清秀的样貌所吸引,二人四目相视,犹如相见恨晚。

  经过交谈,王同之得知这主仆二人白日里上山拜佛,归来时城门已关,也是身不由己才在此处歇息。

  旁边丫鬟是个灵巧人儿,眼见二人相谈甚欢,知道彼此相互倾慕,便以守夜为借口离开。

  丫鬟刚走,王同之便与那小姐如干柴烈火般缠绵在了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诉说爱慕之情、仰慕之意。

  “小生能遇小姐,实乃三生之幸。”

  “公子之言,奴家惭愧,愿执君手,共与君老!”

  “小姐情深义重,小生感激涕零,小生立誓,此生定不负小姐。”

  “有公子之言,奴家愿以身相许。”

  二人情意,恨言语不能相通,王同之谏言以身体行之,小姐欣然允诺。

  次日,二人肝肠寸断挥泪告别,小姐为助王同之考取功名特赠白银五十两以做盘缠。

  王同之接过银两启程赶路,小姐望其背而不舍。

  方承善听的入迷,还问:“后来如何?那秀才可曾考取功名,二人可喜结连理啊?”

  江鱼想了想,“未曾考虑功名。王同之得了银两便觉此为生财之道,故而专行荒山破庙,求其色、敛其财,赚得金银回归故土,置田买房成了财主。”

  “而那小姐忧虑王同之落第,故而常宿破庙,凡遇书生皆以身相许立下海誓山盟。”

  “后孕,不知父何人,为防丑事外扬便下嫁一本分人家。”

  方承善听后大怒:“秀才薄情,小姐不矜,何欺本分人以破鞋穿之?”

  此言一出,直把江鱼笑的前扑后仰,差点把腰扭断。

  江鱼走进方承善家中,接过银两启程赶路,小姐望其背而不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