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6章:征倭的最后一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有半点好处,那周瑜干嘛还要出力不讨好的去帮他?联军大义这些骗鬼的话,来骗周瑜自然是不可能成功。



    反之,站在魏吴两国这边,向宋国试压的话,一旦赵光义顶不住了压力,秦军还能跟着魏吴一起获益。



    次日,周瑜在拒绝了宋使之后,派出了三批使者,分别前往魏宋吴三军主营。



    前往魏吴两营的使者则是阐明态度,明确表示这件事大秦站在你们这边。



    而宋营的使者,则是去游说赵光义,让赵光义为了联军大义做出牺牲,让出利益给宋吴两国。



    至于大秦,魏吴都得到了好处的话,那身为老大的大秦就不可能空手而归。



    在见过周瑜的使者后,夏侯渊和孙策都大喜过望,有了大秦额支持,他们的底气更足,态度也更加坚定,大有宋军要是不同意,他们就爱出兵来抢的架势。



    赵光义那边,见周瑜不但不帮自己,反而还正在魏吴那边,自然是大怒不已,气的赵光义连续撕了十几副倭国名画。



    宋军上下得知秦魏吴三国站在了一起,联合逼迫宋国让出利益之时,顿时炸开了锅。



    军中不少将领都要求,决不能向三国服软,大不了就是一战。



    当然,这种过激的言论并不是主流,大多数都认为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赵光义可不是意气用事的人,自然不可能如此不理智,否则赵匡胤也不会让他担任主将了。



    宋国在近畿抢占的利益太大了,而且这种吃独食的行为,已经引起了三国的不满。



    如今秦魏吴三国都联合起来,联手逼迫宋国一家,这要是还死撑着不服软的话,万一有个什么意外的话,他赵光义可付不起这个责任。



    思来想去,赵光义还是决定向三国低头,重新划分近畿地区,跟魏吴两国平分。



    只是在近畿地区的缴获,也让出一部分给秦军,以此来安抚在秦军。



    至于在近畿地区所俘虏的倭军,宋国既不会交,另外三国也不会要。



    现在秦魏宋吴四国都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倭国降军的数量比本国军队多得多,而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有可能演变成坏事。



    降军的数量多的话,也就可以让降军当炮灰,让降军和倭军自相残杀。



    可要降军数量过多的话,仅凭中原联军这点军队,还能压制的住这些降军吗?若是将他们逼急了的话,又会不会降而复叛呢?



    这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隐患。



    所以,如今四国除了拉拢降军,整编降军这些手段之外,对于降军的收编也变得极为慎重了,绝不会让降军的数量超编,达到威胁到自身的地步。



    在赵光义的主动服软下,联军内部的危机得以化解,魏宋吴三国再次重归于好。



    在对近畿地区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及整合好全部的资源后,三国联军就向浓尾地区发起攻势。



    这次三国联军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其中汉人军队五万,倭人降军十五万。



    逃回浓尾地区的织田信长,此时也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并且足足召集了三十万大军,严阵以待。



    可是哪怕有着三十万大军,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