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2章 走到哪打到哪儿,第二次楚越大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给给了刺史府,而刺史府又上报给到了楚王刘秀那里。



    刘秀得知之后,立即召集麾下群臣商议,为了安南这等蛮荒之地,会出现已经被灭的燕国赵国的武器?



    楚国还是不缺能人的,军师庞统一眼就看出,是秦国通过海军将这些武器卖到了安南,以此来变废为宝。



    秦国水军能够跨海航行,这个点刘秀早就知道了,但竟能横穿青、徐、扬、交四州海域,一路航行到安南地区,一路航行到安南地区,这可就大大超出了刘秀,乃至楚国所有人的意料。



    自古以来,南船北马。



    楚国水军是内湖水军,后来又改为长江水军,可就算如此,也依旧没有航海的能力。



    而处于北方的大秦,不但有了一直精锐水军,而且还能航行至安南,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离谱的事吗?



    楚国文武打心眼里不愿接受,大秦在水军方面超越了楚国,但起码在造船技术上,大秦将楚国远远超越,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刘秀一直认为楚国面对秦国,唯一的优势就长江天险,以及水军。



    现在大秦的造船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楚国,而在水战方面,战船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就算楚国水军比秦国水军强,在战船远远落后的情况边,楚国水战能打赢大秦吗?



    这显然很难。



    刘秀不能容忍楚国水军不如秦国,于是投入了不少资金用来提升造船技术,不求超越大秦,但起码要缩短之间的差距。



    造船技术的提升,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刘秀的大力支持之下,楚国的造船技术,确实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有了近海航行的水平,但和大秦相比依旧有着极大的差距。



    刘秀见自主研发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就想通过收买秦国船匠,从而剽窃到秦国的造船技术。



    但可惜的是,秦国对于造船的把控极为严苛,根本没有船匠掌握完整的造船技术,对于船匠更是实施军事化管理。



    楚国就算能够收买到人,也难以将人带回楚国,就算能够把人带回去,得到了也只是部分技术而已,依旧无法造船匹敌大秦的战船。



    楚国虽没能从大秦这里获得技术,但却从吴国那里获得了,虽比不上大秦,但也比楚国自己的造船技术要强。



    刘秀见收买船匠这条路也走不通,于是就起了俘获一艘大秦战船,然后对照着进行仿制的念头。



    有了船的样本之后,虽不代表楚国就能仿制只来,但难度肯定比自己研制要容易的多。



    刘秀并不知道大秦水军什么会来再次来安南,但大秦既然会向安南卖一次废弃军械,那就肯定会在卖第二次,他只需守株待兔即可。



    楚国的水军基本都集中在长江,荆南和交州之间的河道并不通,楚国水军无法直接走水路前往交州,又不能绕从长江入海前往交州,毕竟这会途径吴国,必定会遭到吴国水军的拦截。



    刘秀见无法将水军调往交州,于是任命甘宁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