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4章:秦唐洛阳条约(上)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吴两国使者,让他们在秦唐谈判问题,可是适当的拉唐国一把。”



    曹操已经把唐国当成了牵制秦国的工具,可他又不敢明着帮唐国,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暗中帮忙,鼓动宋吴两国在前面冲锋,而这自然也就和他的魏国没有关系了。



    “主公,还有一则不知真假的消息,从洛阳市井有流言传出,称唐国秀宁公主和秦王有私情,并且私自生下了秦王的骨肉……不过唐国并未以此作为要挟,唐使在谈判中也根本没有提到这点。”



    “哦?”



    曹操立马来了精神,随即眉头紧皱起来,自语道:“李世民已经被逼上了绝路,手握这么一张底牌却不用,这可不是他的性格。”



    苦思良久后,曹操才明白唐国这么做的用意,大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随着唐国称臣乞和,这一场交锋就从秦与唐之间战争,变成了各国能否逼秦国在关中让步。



    李世民知道秦国不会拒绝唐国的投降,也知道各国不会看着秦国逼唐国离开关中,所以才会如此干净利落的认输。



    当然,李世民也没有把所有希望都提托在了各国身上,除了联络各国共同向秦国施压之外,主要就是利用那两个私生子做文章了。



    李世民没有明着在两国和谈中提出来,反而通过流言的方式来旁敲侧击,这其实是更加高明的做法。



    毕竟他没法证明这两个孩子的血统,而嬴昊这边只要渣一点,咬死不承认的话,那李唐也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总而言之,用孩子来威胁,争取利益的话,只会激怒赢昊,从而撕破脸皮。



    反之,唐方不用孩子作为威胁,甚至不在谈判中提到这点,等秦方主动提出来的话,就算唐方不用孩子争取利益,秦方反而会主动让利的。



    至于秦方会不会也不提,直接放弃这两个孩子?



    答案是一定不会。



    唐方的举动,等于是在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嬴昊要是连这都拒绝的话,就会给人一种过于冷酷,为了野心连亲生儿子都不顾的感觉,在名声上也容易给人诟病。



    简而言之,就是道德绑架,而嬴昊无疑是个爱惜羽毛的人。



    。。。。。。。。。



    “……大致就是如此。”



    听完韩非的解释后,秦昊不由陷入沉思。



    唐方这次的算计确实是阳谋,对秦唐双方都有好处,而且秦方的好处还更大。



    唐方能够有什么好处?无非暂时就是躲过一劫,苟延残喘,争取那未知的希望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