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蠢蠢欲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然了,火炮改制不是说要彻底废除现如今明军大量装备的盏口炮和碗口铳。

  在朱瞻壑的计划中,改制之后的火炮基本上都是重达一吨以上的大型火炮,射程在一公里左右的那种。

  这种类似于以后的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的火炮,更多的还是用于守城和宝船队,顶多在攻城的时候用一下。

  至于盏口炮和碗口铳,体积较小重量较轻,虽然射程较近,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很先进的武器了,完全可以随军使用,不至于废除。

  当然了,明初也不是没有大型火炮,在洪武年间就曾有一种名为勇虎雄镇铜炮的大型火炮。

  《松潘县志》所载:勇虎雄镇铜炮,重千斤,形如瓶,高七尺二寸,上刻勇虎雄镇字,明洪武十八年,松潘指挥使司造。

  只不过还是那个问题,相较于盏口炮和碗口铳,这种勇虎雄镇铜炮太过笨重,不适合追击,遇袭不敌时撤退也比较麻烦。

  “所以呢?”朱高煦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你的目光还是放在海外?”

  “不然呢?”朱瞻壑摊了摊手。

  “其实我觉得吧,把目光放在海外才是对的。”

  “当初太祖高皇帝为什么要分封诸王,并且定下了‘藩王靖边,为国屏障’的祖训?为的不就是想让所有的肉都烂在朱姓的这口大锅里吗?”

  “我的想法和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差不多,只不过我的目光放得大了一点。”

  “至于您担心的那些……说实话,我没担心过。”

  “你真的不担心?”朱高煦的表情变得更加奇怪了,伸手入怀,掏出了一封信递到了儿子的面前。

  “那你看看这個。”

  朱瞻壑有些奇怪地看了自己父亲一眼,然后才打开了那封信。

  没一会儿,朱瞻壑就挑了挑眉头。

  原因很简单,这封信上有几个熟悉的名字:朱瞻墉和朱瞻墡。

  这两人都是洪熙皇帝的嫡子,之前被吴王一脉用手段给分封出去了,分封之地都在奴儿干都司的最北边。

  这封信虽然没有署名,但朱瞻壑一看就知道是从哪里发出去的,要知道在眼下这个时候,能想到找这两人的也就只有皇帝一脉了,而皇帝一脉中敢在这个时候这么做的人……不多。

  “还有呢?”朱瞻壑几眼就看完了那封信,然后伸手朝向了自己的父亲。

  朱高煦面带惊讶,但不是很多,伸手入怀掏出了另外一封信。

  朱瞻壑没有说话,继续看起了手中的信,直到将信看完,朱瞻壑才将那两封信送回了自己父亲的面前。

  “所以,您还担心什么?”朱瞻壑摊了摊手,满脸的无所谓。

  第一封信虽然没有署名,但朱瞻壑猜测不是孙若微发出去的就是某些背地里是皇帝派的人发出去的。

  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顺天府中,最起码锦衣卫和朱瞻壑的人没有查到什么皇帝派的大臣。

  第二封信就不一样了,那封信上有一个明晃晃的印章,那是太皇太后张氏的印章。

  除了有印章这一点外,第二封信的内容也和第一封天差地别。

  第一封信的大体意思是说朝内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