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论狡诈伪善,他远超我爹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高燧被秘密运抵顺天的事情鲜少有人知道,毕竟这人特殊,事儿也特殊。

  但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宣德皇帝传诏,赵王谋逆,按大明律例本应废除其爵位,废为庶人,发配边疆,但念在其早年间为大明建功颇多,以及吴王求情,特保留其宗室身份。

  然,谋逆之罪不可恕,吴王上谏,议其随远洋宝船队前往当年钱勇等人发现新粮种之处,为大明探寻和取得更多新粮,陛下应允。

  诏令里的官方语言可以置之不理,总结下来就是赵王谋逆,本来应该飞废其爵、夺其身,发配边疆,但是吴王上谏,建议让他戴罪立功,为大明取回更多的粮食种子,宣德皇帝答应了。

  关于这份诏令里有多少话是可信的,多少话是不可信的,这个问题没有人去追究,人们更多的还是在谈论朱高燧的结局。

  虽然说保留了其宗室身份,但实际上也就是被流放了,而且还是被流放到了海外,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一人了。

  但是,真的有人在意吗?

  有,肯定是有的,但这些人都是一些本就已经掌握了部分东西,而且还想着更进一步的人,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对朱瞻壑有不满的情绪。

  但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他们都不在意这些,只因为诏令里面的一句话。

  新粮种子。

  把时间推回到十多年前,没有人会想到有朝一日粮食能够亩产达到四百,甚至是更多更多。

  那个时候,你就算是出去说也没人信,所有人都会觉得你是在发癫,做春秋大梦,因为那是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

  但是放在现在,你就算是跟人们说这個世界上存在着亩产万斤的粮食,那也是会有部分人信的。

  有什么不信的?当年大明的稻麦亩产量不过两三百斤,但钱勇他们带回来的粮种却做到了让产量翻倍,土豆和红薯更是达到了好几倍的增幅。

  万斤,很多吗?相比现在不也就是十倍的涨幅吗?当年都有这种神迹,现在为什么不能有?

  当然了,这还是夸张了,毕竟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理智的。

  在人们的臆想中这个世界上的确可能会存在产量更高的粮食,但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的话还是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去合理的幻想。

  比如说,现如今大明的粮食亩产量有亩产过四百的玉米,也有亩产过千的土豆和红薯,再出现个亩产一千一二甚至是一千三四的新粮种不过分吧?

  而且,朱瞻壑当年都能让人去寻找到像土豆红薯这种高产的粮种,那为什么不能找到别的?

  出现更高产的粮种,这不仅让普通百姓无法拒绝,也让官员、贵族等无法拒绝。

  在这个时代,粮食,在各个阶层的眼中都代表着利益,只不过有的人眼中的利益是果腹,是娶妻生子,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更多的钱财和更大的权利。

  至于是谁去,怎么去,结局如何,又有谁在意呢?

  皇室宗亲怎么了?皇室宗亲就不能去了吗?况且还是个犯下谋逆大罪的皇室宗亲,本身保留他的宗室身份就p;比如说,现如今大明的粮食亩产量有亩产过四百的玉米,也有亩产过千的土豆和红薯,再出现个亩产一千一二甚至是一千三四的新粮种不过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