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历史的替代者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道遗诏,断了朱高燧所有的后路,也绝了他所有的想法。

  对于现如今的大明宗室来说,太宗皇帝的遗诏基本上就等同于太祖高皇帝的祖训了。

  太宗皇帝赋予了吴王一脉清君侧的权利,按理来说,这是朱高燧脱罪的一个机会,毕竟他不知道这事儿。

  服个软,求個饶,然后对如今的皇都朱瞻基下达的命令言听计从,不管是削俸也好,削护卫也罢,老老实实的听着,活下去就是没问题的。

  但实则不然。

  太宗皇帝给了吴王一脉清君侧的权利,但人家吴王一脉都没说现如今的朝廷内有奸佞、朝纲混乱,你是怎么知道的?

  难不成,你对朝廷很是了解?还是说你觉得你比你的二哥、比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侄子更聪明?

  如果说不通,那必然就是一顶大帽子扣下来。

  死不至于,但结果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

  如果想要让朱高燧死,也不是不可能。

  自靖难之后,朱高燧已经鲜少有功劳了,也就北征的时候勉强算是个从功,但是过失却是一点儿都不少。

  先是吴王一脉就藩云南之后,他奉太宗皇帝之命北征,毫无功劳不说还从侧面助长了瓦剌的嚣张气焰。

  其次是吴王世子朱瞻壑东征倭国的时候,他和朝鲜王世子、现如今的朝鲜国王李褆勾结,私扣明军补给。

  最后就是这次的“起兵靖难”了。

  而且,这次所谓的起兵靖难并不是表面上想象的那么简单的,如果只是朱高煦,只是沈阳府,只是这种不靠谱的理由,朱高燧是聚集不起来一个能达到六万人规模的队伍的。

  别人不知道,张辅可是很清楚的。

  当初是他奉命率军清剿建州叛逆,因为气候和瓦剌的缘故,再加上朝廷对奴儿干都司周围一直是羁縻统治,实际上并不直接管控,导致了解不足。

  这一仗,拖了足足五年。

  五年之后,朱瞻壑只是在西面的帖木儿帝国一战,就吓得东察合台汗国撤兵回防,导致东察合台汗国、瓦剌和建州女真的三方联盟告破,这才让张辅拿下了建州。

  作为亲历者,而且还是战争的指挥者,张辅是很清楚建州卫在李彬的率领下是一副什么样的惨状。

  翻看整个大明历史,也就只有吴王世子东征倭国的时候能够相比了。

  说十室九空都有些保守了,完全可以说是直接灭掉了一个民族的。

  想也知道,一场五年的战争,沈阳府可以说是无限接近于前线的存在,再加上当时朝廷刚刚迁都顺天不久,吸纳了周围大量的百姓。

  这样的地方,朱高燧能够聚集起来六万的青壮吗?

  说他能聚集起六万人,张辅信,但如果说这六万人都是青壮,张辅是说什么都不会信的。

  但是!

  这件事已经不是他能够处理的了,除了朱瞻基这个大明的现任皇帝之外,谁都处理不了。

  ……

  就在张辅大破“赵王叛军”的时候,两广一带也出现了些许的变化。

  “金将军。”翻身下马,看着面前的金涯,柳升很是客气地拱手行礼。

  “安远侯。”金涯也没有任何的表现,只是很正常的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