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混乱的顺天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抱着最坏的打算,朱瞻壑尽可能将一切需要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一遍,然后在菊花盛开到最为美丽的时候启程,进京了。

  对于自己的决定,朱瞻壑的理性告诉他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感性则告诉朱瞻壑,哪怕是错误,也应该去。

  一直以来,朱瞻壑都算是一个足够理性的人,哪怕当初在面对老爷子的大饼时他也能够做到足够理性,先是和老爷子摊牌,然后说服自己的父亲放弃一切其就藩。

  所以,他才有了现如今辉煌的成绩。

  但是这次,他的理性没能压制住感性,因为朱瞻壑很清楚,这极有可能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

  错过了,以后的自己会不会后悔?朱瞻壑不知道,但他知道一点,那就是这次要是错过了,那将不会再有弥补的机会。

  不过,朱瞻壑进京,而且还是在这個节骨眼上进京,影响的从来都不只是他自己一个人。

  顺天府,皇宫。

  作为大明的新都,顺天府的繁华程度是要胜于应天府的,且在城池等各方面的建设也要应天府更好。

  皇宫自然也是一样。

  作为对应应天皇宫春和宫的清宁宫,这里不仅更大、更气派,设施也远远比应天府更加全面。

  清宁宫文华殿,朱高炽正坐于太子之位上,下面站着的是一众文官。

  杨士奇、杨溥和杨荣这内阁三杨、六部尚书等一众机要大臣全都在此,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凝重的表情。

  不对,有一个人不在:户部尚书,夏原吉。

  世人皆知,夏原吉和吴王世子走得很近,因为自永乐八年开始到现在,大明国库内的增益可以说是大半都和吴王世子有关。

  从战争的缴获、倭国的银山,甚至是大明现如今的税收,只要是和钱有关的方面,几乎处处都充斥着吴王世子的影子。

  虽然现在大明的国库也不算是充盈,但如果没有朱瞻壑,大明的财政恐怕还是之前那种吃了这顿就开始愁下顿的样子。

  除了用作保底的那点儿东西外,几乎不会有什么余钱。

  而夏原吉,从来都只看钱。

  所以,在这次清宁宫文华殿的议事中,几乎所有的机要大臣都到了,唯独少了他夏原吉。

  “太子殿下,不能不防啊……”

  眼见无人开口,杨溥看了看身边的杨荣和杨士奇,最终第一个站了出来。

  “吴王世子此番入京,必会造成大乱!”

  “虽然其此行入京合情合理,带了两个卫所的世子护卫也可以说是为了护卫安全,但是如无意外,倭国那边也有动静了!”

  “倭国的那群人是什么样的人,太子殿下您比我们更清楚,一旦吴王世子入京,那两个护卫所的一万两千余人,再加上倭国的钱勇……”

  “不对。”杨荣站了出来,打断了杨溥的话。

  “说漏了,还有朝鲜。”

  ……

  文华殿中陷入了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是了,还有朝鲜。

  去年开春,朝鲜国王李芳远于朝鲜王宫中去世,其嫡长子,也就是朝鲜的王世子李褆继承大位。

  试问,谁不知道这个李褆曾经被废过?又有谁不知道这李褆是凭着朱瞻壑的撑腰才重新夺得了王世子之位,继而登上王位的?

  虽然这几年朱瞻壑多居于香州府和德里苏丹,去年更是出兵西征,进攻帖木儿帝国,与朝鲜的沟通少之又少,但毕竟有个钱勇在倭国。

  要问如果大明骤变,作为新任朝鲜国王的李褆会帮助哪一方?没有人能够知道。

  但在杨荣等人看来,李褆毕竟是因为朱瞻壑的帮助才能坐上王位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