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联合平叛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错,不错……”

  就在马骐提心吊胆的时候,朱瞻壑突然画风一转,脸上的笑容不改,但却莫名显得和煦了不少,语气中的阴冷也不翼而飞。

  “既然是皇爷爷下了诏书的,那就按照皇爷爷的安排来做吧。”

  “瞻圻。”说着,朱瞻壑将自己的弟弟给拉了出来。

  “该交代的我都交代个差不多了,这边是爹的封地,再怎么说也是咱们家的根儿,以后就交给你打理了。”

  “好的,哥。”朱瞻圻点了点头,但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面前的马骐。

  虽然朱瞻壑没有明说,但朱瞻圻再怎么说也是对朱瞻壑有所了解的。

  朱瞻壑的恶意不会随意发散,更不会随便对着一个人就发泄,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朱瞻壑的态度只会有两种可能:第一,他不喜欢这個马骐,或者说不喜欢这种老爷子不经过他同意就派人过来的行为。

  第二,这个马骐有问题。

  且不管原因是什么,朱瞻圻知道自己肯定是要面对这个人的,不然的话自己的哥哥不会有这种的反应。

  这就是他哥哥给他留下来的考验,算是期中测验。

  能处理得好,以后就还好,要是处理不好,那只能说他还需要长足的锻炼,甚至是并不适合这个位置。

  不管如何,这马骐都是他以后要注意的关键点之一了。

  -----------------

  就在云南这边有了小小的波动时,京中却有了极大的动作。

  由杨士奇、杨溥、杨荣、金幼孜等一众文渊阁大学士的推荐,由太子推荐,最终朝廷落实的一项决策被确定了下来。

  自永乐十五年,也就是今年开始,大明摒弃程朱理学,将公羊学立为官学!

  这项决策一经传出,应天附近倒还算好,其他的地方就没那么淡定了。

  此前,朱高炽将几本公羊学的书交给了杨士奇等人,虽然没有细说,但明显是把这事儿撂给他们了。

  太子的命令,而且明显是得到皇帝的授权,杨士奇等人有心反对和拒绝,但臣就是臣。

  不过还好,托了朱瞻壑的福,因为这两年对草原、对安南、对倭国的原因,百姓们对公羊学的大复仇理论很是赞同,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对的声音。

  但这次朝廷下令,废程朱理学、定公羊学为官学,这就和之前杨士奇等人的小规模推行不一样了。

  对于这项政策,普通百姓和寒门士子无不欢呼雀跃,都在谈论,认为大明这才算是真正的挺直了腰板儿,彻彻底底的站起来了。

  而已经考取过功名,无论是为官还是在等待的(注1)无不发声反对的。

  在反对的声音中,以正在备考的士子最为激烈。

  其实想也知道,学了一辈子的程朱理学,就为了能够通过科举考取功名,青云直上,但朝廷却在这个时候要废弃程朱理学,立公羊学为官学。

  对于别人来说这没有什么,但对于这些正在备考的士子们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十年寒窗,学了个寂寞,对于他们来说,以后若是想要考取功名,不能说是全部推到重来,但也差不太多了。

  毕竟,虽然同是儒家思想,但程朱理学和公羊学的差距还是有的,中心思想都不一样。

  但这些反对的声音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那就不好说了。

  应天府,皇宫,乾清宫。

  朱棣坐在龙椅上,左手撑着下巴,右手翻动着书案上的奏折,

  立公羊学为官学,激烈的反应可以说是在朱棣的意料之中,但也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士子的反对程度远超朱棣想象的激烈?其实并不是。

  恰恰相反,士子的反对程度比朱棣想象的还要低了。

  废程朱、立公羊,这可以说是整个颠覆了大明以往的主要学说,不仅让千万士子数年甚至是十数年的寒窗苦读付之东流,更有可能颠覆大明的治国方针。

  别忘了,大明以往以程朱理学为主,主要的治国方针也是按照程朱理学来的。

  什么天朝上国、以仁治世之类的思想都是经过程朱理学改变,但程朱理学和公羊学的差距还是有的,中心思想都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