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可让人闻之色变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事实上,所谓的阳谋,不过是马哈木的臆测罢了。

  朱瞻壑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或者应该说朱瞻壑就是想到了这一点,然后才想到了当初他和朱棣说起的那个计划。

  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朱瞻壑最开始想的还真是按照对付暹罗等国家的方法去对付草原。

  不过,后来他在想到放牧这事儿的时候就想到了羊毛,又想到了云南的程海湖,最后则是又想到了羊吃草根的事情……

  说实话,这还是得益于前世的经验,因为前世的他在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爷爷是养过羊的。

  在有了新的想法之后,什么吸引牧民进入大明,从而削弱瓦剌实力这种事情自然就被朱瞻壑给抛到一边了。

  既然能够直接掘了瓦剌的根,那还吸引个屁的瓦剌牧民?

  等瓦剌的草场成了戈壁沙漠,到时候牧民自然会进入大明的草场,等到了那种地步,大明肯定是会出手赶人的。

  什么?你的百姓活不下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

  不过,也不排除到时候会有一堆酸儒腐儒站出来,高喊什么以仁治世,什么天朝上国之类的,让大明引狼入室。

  对于这個,朱瞻壑并不关心,因为这和他没什么关系。

  方法他是给老爷子了,后续该怎么应对他也都说了,没有半点藏私,这已经是他能够做到的最大让步了。

  至于你说羊毛的收入?

  的确,朱瞻壑当初就这个问题和朱棣说过,他要一半的利润。

  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现在的他有佐渡金山,翡翠虽然还没有完全铺开到他想要的那种程度,但也相距不远了。

  朱瞻壑自认为在生活方面,吴王府的花销算是正常的。

  当然了,肯定是比寻常百姓要多,而且多不知道多少倍,但相较于他用钱去做的那些事情来说,这点钱真的算不上什么。

  所以,有金矿和翡翠这两项就已经够他用了,之所以他还提了羊毛贸易的事情完全是因为他打算收购帖木儿等国的稻麦这种粮食。

  不过……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朱瞻壑,就算是大明也会被土豆所影响,稻麦这种粮食也会被挤压到角落里。

  完全消失肯定是不会的,毕竟酿酒还要用,有需求就会有立足之处,只不过等到土豆的晚疫霉菌病爆发时,这些粮食就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想要恢复以前那种以稻麦为主、菽、黍等作物为辅的耕种格局,那估计大明的人都死个差不多了。

  不过,现在马哈木等人会错了意也是一件好事儿,除了会让他们有一种紧张感之外,还有可能产生别的效果。

  在得知大明的“狼子野心”之后,瓦剌肯定是要想一个办法的,而这种办法通常来说,对百姓都不怎么友好。

  但是!

  这都已经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马哈木已经没心思管这件事了,因为谭忠和周新已经逼到瓦剌的家门口了。

  撒里怯儿,也称双泉海。

  史籍上记载:“双泉海,即撒里怯儿,元太祖发迹之所。”

  元太祖,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

  可现在,站在这里的人却和成吉思汗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因为现如今在这里的无一人是成吉思sp;不过,现在马哈木等人会错了意也是一件好事儿,除了会让他们有一种紧张感之外,还有可能产生别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