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血银(二合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石见,尤其是石见大田,朱瞻壑觉得还挺难打的。

  毕竟是一座银矿,倭国不可能不重视,所以朱瞻壑在这里遇到的阻力其实是最大的,当初在瞻海城和土渊城遭受的阻力都没有这么大。

  不过,朱瞻壑只用了三天就拿下了这里,而且没用用强攻的办法。

  他派人四处散播消息,把明军不收赋税的消息给传了出去,石见矿山里的矿工就自己反了。

  事后,朱瞻壑也的确履行了诺言,明军在倭国打下来的所有地方都不收取赋税,但前提是每个村庄每个月都派出一定数额的青壮去做矿工。

  而且,矿工也不是白干的,所有矿工都管吃管住,每個月还会发给你一定的粮食。

  对于朱瞻壑来说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因为那些粮食也是他从沿途抢来的,只不过不是从百姓那里抢的,而是从贵族、官员和武士阶层的家里抢来的。

  至于那些权贵阶层的人……

  本来朱瞻壑已经打算今年过年就在倭岛上过了,因为今年在他看来是很重要的一年,石见银山得稳住,这里每年百万两白银的产量谁看了不眼红?

  要知道,永乐年间,大明体量最大也最常用的货币可不是金银,而是永乐通宝,也就是铜钱。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钱,相当于后世1600多圆子(网络数据),那一百万两呢?

  别看电视剧里说大明整年税收有七千多万两,那真的是纯属扯淡。

  终明一朝,税收几乎都是以实物税为主的,而且就在海外白银大量涌入,白银价格大跌的万历年间,一两白银也是可以二百多斤大米的。

  这还是白银价格大跌之后的。

  在这之前的永乐年间,白银其实很稀少,永乐初期,大明全年的税收折算大概也就是一千到一千五百万两左右。

  一座银山,一年产出百万两白银,这个数字看似很少,但实际上已经能顶得上大明一年十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的税收了。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不计后果的开采,石见银山也最少还能开采一百多甚至是两百年。

  这种重要的东西,朱瞻壑怎么可能不重视?

  不过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朱瞻壑不得不动身返回大明。

  比起钱勇三人回到大明的时间,朱瞻壑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一个多月了,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得回去。

  这也就导致了他这个年不是在倭岛过的,也不是在云南过的,而是应天。

  应天府,长安街。

  朱瞻壑骑着马,身后跟着长长的车队,长安街上人满为患,但都聚集在街边和街口处,看着那个他们快两年没见的少年。

  骑在马上的朱瞻壑一身铠甲,虽然因为这个年龄段身体发育很快的原因导致铠甲有些小了,但并不妨碍人们对他报以崇敬的目光。

  自永乐八年到现在,这个少年历经四载干戈,无不大获全胜,为大明打下了大片的疆域不说,还让敌人失去了反抗的信心。

  百姓们崇敬的,就是这种人。

  不过,朱瞻壑并没有任何停留的意思,很快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但后面的车队却拖得很长,很长。

  奉天大殿。

  虽然天空飘着雪花,天气也有些冷,但这丝毫不能让人们的热情少半分。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

  “世子殿下。”

  进入皇宫,不得骑马驾车,不得携带刀兵,所以朱瞻壑在抵达承天门的时候习惯性地下马,解刀,但却被城门守卫给拦住了。

  “陛下吩咐过,这次,您不用。”

  “嗯?”朱瞻壑微微一愣,然后就转头看向了城门内的方向。

  只不过,虽然端门和午门都大开,但因为奉天门的阻隔,朱瞻壑并不能看到奉天大殿外的场景。

  这,是老爷子在示好吧?

  朱瞻壑朝着城门守卫微微点头,然后翻身上马。

  城门开启的声音让人心底发颤,承天门这个平日里基本上无人通行的大门在永乐十二年迎来了首次通行的人。

  车队进入承天门,一路穿越端午门、午门,绕开奉天门(奉天门不是门,是宫殿!是上朝的地方!),自左侧武楼进入了奉天大殿外的丹墀(chí)。

  丹墀,就是宫殿前方的广场。

  丹陛之下,朱瞻壑坐在马背上,昂首挺胸。

  他有这个资格不下马,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有。

  朱凌和朱平翻身下马,站于守卫给拦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