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归乡之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草民拜见陛下……”

  朱棣看着面前衣衫褴褛的三人,脸上浮现出了感慨的神色。

  这人啊,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有人为了一点点的利益就能出卖所有人,包括自己的亲人,而有的人却能够恪守本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放弃自己所坚守的底线。

  面前这三人就是后者。

  “你们都出去吧。”不知道沉默了多久,朱棣终于开口,把随行的锦衣卫给赶了出去,只留下了纪纲一人。

  “说说吧。”朱棣坐到了纪纲搬来的椅子上,看着面前的三人。

  跪在地上的三人面面相觑,对视良久,但却无一人开口。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三个人一直没说话,朱棣也没有着急,只是静静地看着。

  最终,还是三人率先有了动作。

  没有说话,但钱勇却将自己的佩刀摘了下来,也没出鞘,只是放在地上,往朱棣的方向推了推。

  其他两人亦是如此。

  意思很简单,不能说,若是您不满意,那就杀了我们,我们也不会抵抗。

  “唉……”朱棣轻轻地叹了口气。

  见到这种情况,朱棣是又有些生气,又有些欣慰。

  生气的是这些人敢当面抗旨,这种情况朱棣已经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遇到过了。

  欣慰的是这些人是他孙子的人,能对自己的孙子如此忠心,朱棣自然是倍感欣慰。

  其实如果这三人不回来,朱棣都快把他们忘了,因为他们实在是太久太久没有进入到朱棣的视野中了。

  上次被提到,还是在郑和回来的时候。

  这三人,是朱瞻壑在永乐七年的时候埋进市舶司的钉子,最初的时候是两百人,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在出海之前被刷掉了四人,最终只剩196人随郑和出海。

  而现在,只剩下了他们三个人。

  “说说能说的吧……”

  纪纲没想到,钱勇三人也没有想到,最终竟然是朱棣做出了让步。

  深吸一口气,钱勇缓缓开口。

  “永乐七年……”

  -----------------

  京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朱瞻壑并不知道,此时的他已经回到了四国岛的肥前,开始整顿军纪。

  说实话,倭寇死多少他都不在意,但他在意跟随他出征的这些将士。

  他不能让这些将士毁了。

  至于朝鲜那边……

  朱瞻壑虽然是埋下了李褆这颗钉子,但也没想着能很快有收益,甚至都没想过会有收益。

  在他看来,李褆势单力薄,就算是有自己的帮助也不一定能够成大事。

  虽然朱瞻壑很想要茂山铁矿,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有些难,而且现在的他已经有一个铁矿的来源了,只不过还没有开始开采。

  石溪铁矿,东南亚储量最大的铁矿,位于以前陈季扩的大越国,现如今的交趾境内。

  虽然和号称有五十亿吨储量的茂山铁矿比起来石溪铁矿只有其储量的十分之一,但朱瞻壑已经很满足了,短期之内也已经够他用的了。

  现在,他最关心的还是石见银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