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永乐年间大事纪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再说了,除了朱瞻壑这个奇葩之外,还有谁敢这么干?

  要是真这么干的话,怕是也就只有纪纲了,然后等完事儿之后朱棣再把纪纲给提溜出来砍了,以泄众人之愤。

  这可是有先例的。

  毛骧,大明朝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是洪武朝时期商人的,主要的业绩是主持并且发动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株连好几万,大大加强了明朝的皇权集权统治。

  对于朱家来说,毛骧可谓是功勋卓著。

  然后,毛骧就被拖出来宰了,平息了一些朝野上下的不满。

  锦衣卫的第二任指挥使名叫蒋瓛(huàn),主要业绩是主持并且发动了同样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株连过万,为朱允炆和朱棣先后两位皇帝都扫清了障碍,同样是功勋卓著。

  然后,蒋瓛也被杀了,是被秘密处决的,至于理由?不清楚!

  反正死肯定是死了,而且透透的,军中的怨气平息了不少。

  锦衣卫的第三人指挥使就是现在的纪纲了,历史上的他主要业绩是诛杀建文旧臣,给朱棣的登基扫清了不少的障碍。

  最后,纪纲也被宰了,理由是意图谋反,被朱棣身边的太监打了小报告。

  所以说啊,看似历代锦衣卫指挥使都不得善终,但实际上跟人没啥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

  只要是个人,都会跟这个位置反冲的。

  也不对,有个人例外,就是纪纲之后的接任者,大明第四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塞哈智。

  这个人是纪纲死后通过正常递补升迁上来的,这个人没有什么出色的业绩,是个人间清醒,除了保命之外没有任何追求。

  对于这个人,朱瞻壑的评价是差评!

  能够安享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不是好的指挥使。

  再怎么说,耕牛代养的事情最后有了点波折,但也算是顺利结束了的,不管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是纪纲还是未来的塞哈智,锦衣卫都不会出动的。

  对于夏原吉来说那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户部又拿出去了一大笔钱,不对……

  算上那个意外的话,应该是两笔钱!

  再然后就不用多说了,瓦剌越境,朱棣派兵二十万北伐。

  战争从来都是个巨大的钞票粉碎机,哦不对,在这个时代来说应该是铜钱和金银粉碎机,一场战争涉及到的武器装备、战马、粮草和运输等等都是跟钱挂钩的。

  除此之外,今年的倭寇扰边一事也让户部大出血了。

  毕竟,百姓上交赋税就是为了让朝廷保护他们的,现在被倭寇烧杀抢掠,朝廷自然是要拿钱去赈济的,不然的话谁还会服从你的统治?

  “夏尚书……”

  夏原吉正烦着呢,户部一个官员走了过来。

  “刚刚陛下派人传来口谕,说是远洋宝船队已经抵达太仓刘家港了,不日就会进京。”

  “据远洋宝船队指挥使汇报,此次远洋宝船队先后经过了三十几个国家,有不少的国家都遣使前来朝贡,陛下让户部做好准备。”

  夏原吉闻言只感觉两眼一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