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陈宫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晔要安排八十万的人吃住,除了鲁肃,没有人完成过。

  他曾经以为自己也可以轻松做到,事到临头,却变成了一团乱麻。

  刘晔是骄傲的,所以他殚精竭虑,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全都在处理公务。

  然而,随着天气的变冷,以及新年的即将到来,工作越来越艰难。

  首先是住所问题,刘晔几乎是强行摊派到每一个县令头上。

  按照刘可的命令,洛阳之民就安排在九江郡和广陵郡。

  第一次会议,刘晔和诸位县令拱手,心平气和地商量,让他们自己上报接纳人数。

  原本刘晔以为,县令们会很配合他的工作。

  可惜事与愿违,他们上报的总人数仅仅为三十万。

  也就是说,还有五十万人没有找到自己的户口。

  县令们的理由是,刘可一直以来都来收纳流民,短时间内,他们无法赶工出这么多住所。

  县上也没有这么多可耕种的土地,开荒会成为老大难的问题。

  刘晔大手一挥,强行摊派出50万农户。然后再一一和县令们交流,议题当然是如何解决现在的困难。

  他把困难压到了大家头上,自然变成了“无能”的上官。所以,刘晔一刻都不敢停歇,生怕哪里出了差错。

  在协助官员方面,鲁肃派遣了两个老手帮助刘晔,其余文官都是太学的实习。

  这一点,让刘晔苦不堪言,两个老油条不肯带新人,太学的学生只能把问题堆给他。

  为此,刘晔没少与属下沟通,花了不少时间才达成共识。恩威并施下,两个老油条终于答应了教导太学学生。

  内忧外患之下,刘晔操碎了心。“内忧”当然是自己的团队的配合,“外患”就是各县令的推诿。

  都快过年了,大家都想省事一点,刘晔就是一尊大佛,突然压在他们身上,谁能舒服?

  剩余的三十万人,才是刘晔最头疼的地方,因为他们是富户,一来不会农事,二来没有钱财。

  总结一句话,他们就是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的穷逼。

  董卓磨灭了他们身为国都之民的傲气,但是没有教授他们任何生存的技能。

  原本他们靠洛阳的门店出租、雇佣佃户或者做点小生意等就可以养家,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啊。

  这也就算了,最让刘晔气闷的是,这帮人对刘可敬重万分,对他可是一点也不客气。

  “我们是仰慕东阳侯才来到扬州的,你就让他们做这个?”

  “别人我不管,我在洛阳有多少田地,你就要给我多少!”

  ……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一时之间,刘晔无从下手。于是,他现在喜欢做的事,就是四处巡察,先听一听这些人的想法。

  即使不可能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但是也要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突然,刘晔又遇到了闹事的人群,正想凑过去看一看,就听到一名四十多岁的文士慷慨激昂地道:

  “东阳侯收留我们,已经是莫大的荣幸,诸位非要如此行事,真当东阳侯好欺负吗?”

  “我等不是不敬重东阳侯,只是这里的官吏不知好歹,我们要请东阳侯主持公道!”一名曾经的富商大喊大叫道。

  “为什么那些农户都分到了土地,而我们没有?”一位曾经官员的家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