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全知三省,诸相之首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675章全知三省,诸相之首

  李绚睁开眼,头顶上方是松木制作的床榻帷架,挂着红色的丝绸床帘,床帘左右各绣着两只鸳鸯。

  风轻轻吹来,床帘摆动,两只鸳鸯就像是活过来一样。

  李绚侧身,窗外的黄昏落日余晖洒落在卧房之中。

  房内的衣架上挂着李绚的官衣,一旁的桌案上,放着妻子刘瑾瑜的梳妆盒。

  李绚的心情彻底的平静了下来,奔波了那么久,东海王这件事情总算是暂时了结了。

  任由思绪乱飞,在床上又躺了一会儿,李绚终于起身,穿上青色便衣,出了房门。

  院落之中,不见刘瑾瑜的身影,快五个月的孕妇,还这么乱窜。

  李绚迈步走向了前厅,一路上来回侍女对李绚躬身行礼,李绚点头而过。

  果然,前厅之中,刘瑾瑜正在和母妃欧阳氏一起缝制小衣。

  李绚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小衣已经做好了八成,样子款式都不错,李绚夸赞道:“缝的不错,不过怎么男孩女孩的衣服都有啊?”

  “三娘说了,将来男孩女孩都要有的,索性现在就多准备几套。”母妃欧阳氏抬起头看向李绚,问道:“怎样,今日休息好了。”

  李绚点点头,说道:“母亲不必担心,那件事情已经结束了。”

  他早上从皇宫出来之后,便到了鸿胪寺上值,不过并没有在鸿胪寺多待,转身就去了太子宫。

  一来,鸿胪寺有些公文要交于太子过目,二来,李绚也要将检校右赞善大夫的牌子拿到手,三来,他也想要见一下太子李贤。

  不过很可惜,李绚抵达东宫的时候,李贤刚好去了政事堂,所以李绚也就只好回来了。

  政事堂位于门下省,本来只是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开碰头会的会议地,不是正式的朝堂机构。

  当年,在贞观时期,太宗皇帝下令,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和特别加衔的官员,如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也要参加政事堂的宰相会议。

  到了贞观末年,太宗皇帝更是任命长孙无忌“全知三省”。

  “全知三省”,才是大唐真正名义上的诸相之首,真正意义上的首辅。

  贞观末年和永徽初年,宰相们每天都要与长孙无忌在政事堂里议事,三省的大部分政务也都在政事堂处理。

  皇帝也被架空。

  整个大唐到今日,也只有长孙无忌一个人全知三省,但他最后的结局,也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

  如今的朝野诸相,虽然是以中书令郝处俊为首,但实际上论起资格,李绚的岳翁刘仁轨几番担任宰相,又有东岛战功,他才是隐隐的诸相之首。

  如今大唐初年,左右仆射也被称之为左右丞相,故而刘仁轨被称为左相,戴至德被称为右相。

  但平日里和皇帝,武后接触最多的,依旧是中书令郝处俊。

  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发布诏令,是最明白皇帝心意的人。

  李绚现在还没有资格触及到政事堂,甚至如果不是有事,他msp; 皇帝也被架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