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先斩后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治低下头,目光落在奏章之上,上面写的正是大理寺少卿徐豫从长安发来的奏文,大理寺和长安县,在长安平康坊的暗渠之中,发现了庄王府长史杨台的尸体。

  庄王府长史杨台,在一旬之前,就已经死在了长安。

  那么这些时日一直陪伴在庄王身边的人是谁,自然是天阴教的千面佛。

  对此李治心知肚明,但之前他们没有丝毫干涉,任由他们作为,可如今看到这份奏表,李治还是忍不住的发火了。

  从杨台的尸体在长安被发现,到现在大理寺正式呈文送上来,中间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可丘神積还没有能将事情处理妥当。

  现在大理寺的公文一至,一切立刻公开化,不知多少聪明人能想到千面佛的存在。

  李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这样一个小人物,这样一件小事而烦心。

  “传左千牛卫将军李景行……不,命大理寺卿张文瓘尽早处置此事,缉拿凶手。”李治突然间改变了自己原本的命令,他看着眼前的这份奏文,压着怒火,面沉似水的说道:“令千牛卫,金吾卫,加强宫禁,朕可不想被什么人摸到身边而不知。”

  整个大唐,最强大的武力都聚集在皇宫之中,李治只要挥挥手,立刻就有无数人出手将千面佛揪出来,只不过那样一来事情就闹大了,动静太大,后续影响也不可估量。

  李治的脸露沉思,目光下意识的转到了另外一侧,落到一本奏折之上,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意。

  “传朕旨意,南昌郡王李绚忠心国事,体察严明,为人端正,品性纯良,擢其为通议大夫,检校左千牛卫中郎将。”说到这里,李治稍微停顿,冷冷说道:“令其与丘神積一起,配合大理寺查察逆案,但有查获,可先斩后奏。”

  “喏!”王福来恭敬的站在一侧,在身后的黄帷之中,已经有翰林编修在快速的书写。

  “传朕旨意,承议郎赵巩进献良药有功,擢其为朝散大夫!”李治紧接着又发布了新的旨意,同时说道:“告诉张卿,大理寺少卿的缺职,令他快速举荐得力人选,避免耽误国事!”

  唐制,大理寺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

  大理寺少卿戴兴之死,让大理寺少卿有了缺额,像这样的朝中高官之选,吏部有一整套的流程。

  当然,皇帝也可以直接任命,现在李治将这个权利交到了张文瓘的手里其中,深意满满。

  “喏!”王福来再度庄重的应诺,身后圣旨书写声络绎不绝。

  “传令太子妃……还有雍王,全力配合大理寺稽查。”李治随后又下了一道旨令。

  “喏!”王福来这下脸上终于露出了惊异之色,神色也越发的肃穆。

  李治对着王福来招招手,说道:“继续吧,吐蕃从前几日开始就收缩边境军力,看样子,像是论钦陵是要收缩拳头了,朕要看看他怎么打出来!”

  今天二月,吐蕃国相论钦陵遣大臣论吐浑弥来请和,且请与吐谷浑复修邻好;李治不许。

  “大非川!”李治推开眼前的奏折,下面竟然显出一副地图。

  一副详细的地图,一副详细的大非川地图。

  李治这些年并非没有经过兵败,只是像大非川这样的,就连他都感到一阵阵肉疼。

  这样的深仇大恨,李治怎么可能忘怀,不全力报复回去才怪。

  突然,额头上传来一阵阵的刺痛,李治立刻疼的直咧嘴。王福来赶紧上前不知从哪里倒出一粒药丸,服侍李治服下,李治的神色这才缓解了一些,他轻声说道:“杨太素还在研究他的一套东西吗?”

  “是。”王福来刻意的压低声音:“那一套杨翁本就有所得益,更何况,南昌王携来的龙虎山口信也是如此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