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要不然你自己造吧?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还好地下市场的店铺都提供送货上门的业务,要不然让李明宇抱着十桶原油回去还真有点难办。

  在地下市场买完了东西付了钱,李明宇给大哥留了个收货地址,约定了收货的时间,随即返回长洲大酒店。

  至于为什么要买实验室的仪器,那自然是为了薅人工智能的羊毛了。

  李明宇问过小玉,烯烃-3型的制备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平常实验室里的烧杯都可以提炼出来,真正难的是大规模的制造和提高烯烃-3型的纯度。

  烯烃-3型的纯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普通的民用烯烃-3型纯度达到86.34%就可以了,这种纯度的烯烃无论是用作燃料还是其他的添加剂都已经足够,而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烯烃-3型则纯度要求要在99.73%以上,只有达到这种纯度,烯烃-3型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构架,至于用于航天领域的高分子烯烃-3型材料,则纯度要求达到99.99999998%以上。

  纯度达到86.34%的烯烃-3型使用普通的实验材料就可以制造,至于效率低的问题...

  这一点李明宇也向小玉打听过,一个智能机器人满效率能同时操作18个工作台进行萃取,李明宇这次采购了足足有40套实验室器材,基本上是没打算让机器人休息了。

  也不能怪他太资本主义,一方面使唤的是机器人,不用顾忌人道主义,另一方面李明宇现在也确实太穷,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只能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了。

  第二天一早,李明宇就打车来到了离长洲大学不远的郊区,准备找一个厂房。

  长洲大学当年建校的时候,考虑到大学是拉动一个区域的引擎,刻意将长洲大学规划在了经开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长洲大学周边也算是飞速发展,但是这个发展仅限于长洲大学朝着市中心的那一片区域,而长洲大学外围的片区则仍旧有些荒凉。

  这些荒凉的区域有大量的工业厂区,有些是政府出资修建的标准化厂房,而有一些则是私人修建的临时厂区。

  政府出资修建的标准化厂房通常都是为了招商引资的,基本上都是集中连片的厂区,里面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也有专门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可以实现企业领包入住,快速开始生产,但是申请麻烦不说,认证的流程也十分复杂。

  而私人修建的临时厂区和标准化厂房比起来就显得十分寒酸了,大部分都是用蓝铁皮加个钢结构房顶围成的简易厂区,无非就是能遮风避雨罢了,甚至不少的厂区还是泥巴地面,一旦下雨整个地面就直接变成一片泥泞。

  但是私人的临时厂区有李明宇无法拒绝的好处:便宜便捷还耐操。

  找了半天,李明宇看上了一块条件还不错的场地。

  这块场地风水看着还行,环山临水的,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周围更是少有人迹,要不是墙上贴着出租的招牌,李明宇还以为这是谁家的堆货场呢。

  估摸着这块地皮也是当年被投机客看中买下来的,想着长洲大学的定位好歹也是国家一流大学,学校校区的占地面积肯定不会小,先在周边买亏地放着,等长洲大学扩建占了土地政府赔偿,一进一出倒腾一手,那可就是几十倍的利润。

  听说几年长洲大学扩建的时候,征地拆迁拆出来几个千万富翁,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看这厂子的主人应该是点子比较背,选的地方离长洲大学的新校区八竿子都打不着,更别提征地拆迁了,

  不过他点子背不要紧,这块地李明宇是越看越喜欢,当即打了门口牌子上的电话。

  厂子的老哥可能是个不差钱的主儿,电话里没聊两句就同意了,说是一个月6000的房租,三个月起租,甚至连李明宇租厂房来干什么都没问。

  李明宇刚把三个月钱转过去,老哥就发来了一条消息:

  门没锁,你要用自己配一把。

  之后就再也没回话了。

  好家伙,这生意做的,躺着就把6000块钱给挣了啊?

  李明宇伸手推了推门。

  还真没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