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文武的重要性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现在,这小子询问出来,他们还真的有些茫然,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一直让他们在坚持,在守护。

  “所以本公子总结以下几点,诸位且听一下,是否有误。”

  “大唐文有长孙无忌、房谋杜断,武有军神李靖、军师李勣,以及诸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

  “当然,为大唐作出杰出贡献的大人们,绝非仅仅是下官说出来这几位。”

  “大唐以武力治国,每一块土地,每一座城池,都是真刀真枪,大唐将士悍不畏死,浴血奋战下打下来的。”

  “隋末唐初,北有刘武周、南有杜伏威、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甚至还有旧隋的势力在割据天下。”

  “而最终笑到最后的是我们大唐,因为在场的诸位大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简单阐述一番大唐的立国之本,同时奉承群臣,没有他们的努力付出,根本就不可能会有现在的大唐。

  这些个开国元老,每一个人的功勋都是无比的厚重。

  但是他们昔日所创下的功绩,除了他们自己以外,旁人或许早就淡忘了。

  可是现在,被这个年轻人提了出来,再次让他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很是让人怀念。

  尤其是当初的大唐,四面楚歌,而这小子提出来的几个人,哪一个不是枭雄。

  群臣看待沐九歌的目光越发欣赏起来,年轻人就是喜欢说实话,不懂得什么叫阿谀奉承。

  而上了年纪的他们,就喜欢听这这样的话语,大唐之所以会成功,的确是他们的功劳。

  “所以说,大唐立国,这些武将大将军们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悍不畏死,就不会有如今的大唐。”

  “可是随着大唐越来越强大,昔日那些想要与大唐叫板的势力,早已经是分崩离析,要么就是被覆灭。”

  “而武将们的战斗越发少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文官便开始展开了自己独到的手段,开始帮助大唐治理江山。”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没有文官呕心沥血的付出,大唐也不可能会如此迅速的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

  “如何让大唐的子民安居乐业,首先就是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所以大唐内部提倡的一个又一个治国方针,不都是出自文官的手笔吗?”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所以下官想说的是,大唐之所以走到今天,是离不开你们这些有才之辈的。”

  刚刚自己提到,大唐以武力开国,大大提高了武将的存在感,让一众武将心花怒放。

  生怕被这些文臣记恨上,所以再次开口作出这种结论。

  国家繁荣富强,本身就离不开文武,这两类势力,完全就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说武掌外,文主内,彼此相互扶持,谁都不能抛弃谁。

  “好……说的好……”

  自从大唐立国开始,文官与武官就一直是水火不相容。

  如今经过这个少年郎的分析后,果然让他们老怀甚慰,这小子果然是人才,对于朝政大事有着独到的见解,远非他们所能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