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悬而未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木卫三及木星之间的交互引潮力。张晓辰发现这三颗卫星的共动关系固定,木卫一的公转周期是木卫二的两倍,后者是木卫三的两倍。虽然木卫一就像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般,只用固定的一面朝向其主星,由于木卫二与木卫三的作用使它有一点点不稳定。它使木卫一扭动、弯曲,大约有100米长,并在复原扭曲的循环中产生能量。

  木卫一同样切割木星的磁场线,生成电流。对于引潮力而言由此产生的能量不多,但电流的功率仍有1兆瓦特。它也剥去了一些木卫一的物质,并在木星周围产生强烈的凸起状辐射。在凸出面中脱离的粒子部分地造成了木星的巨大磁层。来自伽利略号的最近数据显示木卫一可能有自己的磁场,就像木卫三一样。

  木卫一附近之所以有氢云、钠云,是因为原子从卫星的弱引力场中逃逸,飘散到周围空间,但又被木星的巨大引力场束缚住。原子云就展布在“木星空间”,集中在发源地木卫一附近。至于电离层,则是由太阳紫外线电离木卫一的外层大气中的原子造成的。

  1979年3月,“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发现木卫一的表面比较平坦,不像一般体那样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个空间探测器还在木卫一上发现了至少有六座活火山,以每时1600公里的速度喷发着气体和固体物质,喷出物高度可达450公里。火山活动区的直径有的达200公里,火山喷发的强度比地球上大得多。

  此外,木卫一还有一个红色的极冠当木卫一从木星影锥中钻出来时,有长达15分钟的亮度增强。射电文学家还观测到木星射电噪暴的强度同木卫一在轨道上的位置有密切联系。

  张晓辰清楚木卫一由伽利略和arius于1610年发现是木星的第六颗已知卫星,并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在伽利略发现的卫星中为离木星第二近。木卫二比地球的卫星月球稍微一点。

  木卫二与木卫一的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但是与木卫一不同,木卫二有一个薄薄的冰外壳。最近从伽利略号发回的数据表明木卫二有内部分层结构,并可能有一个型金属内核。

  但是木卫二的表面不像一个内层太阳系的东西,它极度的光滑:只能看到极少的数百米高的地形。凸出的记号看来只是反照率特性或是一些不大的起伏。木卫二上的环形山很少只发现三个直径大于5千米的环形山。这表面它有一个年轻又活跃的表面。然而,旅行者号做了一部分的表面高清晰度地图。木卫二的表面精确年龄是一个悬而未决问题。

  木卫二的表面照片与地球海洋上的冰的照片相似。这可能是因为木卫二表面的冰以下有一层液态的水,或许有50千米深,由引潮力带来的热量保持液态。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将是除地球之外,太阳系中唯一一个有大量的液态水存在的地方。

  木卫二最醒目的外观是遍布全球的一串串十字条纹。较大的一个向外扩散到淡色物质地带,长近20千米。最近的有关它们的起源理论是:它们由一连串火山喷出物或喷泉产生。

  最近的哈博望远镜观察揭示出木卫二有一个含氧的稀薄大气1e11巴。

  太阳系中63个卫星里只知道有4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三,土卫六和海卫一拥有大气层。不像地球的大气中的氧,木卫二的并不是生物形成的。它最可能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电荷粒子撞击木卫二的冰质表面旅行者号做了一部分的表面高清晰度地图。木卫二的表面精确年龄是一个悬而未决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