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天上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晓辰看到曾有假设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弥漫的星云物质,几乎在同一个太阳星云的区域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大不同的体。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相应要快一点,成为“哥哥”。这一假设也受到了客观事实的挑战。通过对“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地球和月球的平均化学成分差别很大,人们发现月球的岩石也要比地球的岩石古老得多。

  这一假设认为,太阳系演化早期,在太阳系空间曾形成大量的“星子”,先形成了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014倍的体星子,星子通过互相碰撞、吸积而长合并形成一个原始地球。这两个体在各自演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和由硅酸盐构成的幔和壳。由于这两个体相距不远,因此相遇的机会就很大。

  一次偶然的机会,那个的体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剧烈的碰撞不仅改变霖球的运动状态,使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而且还使那个的体被撞击破裂,硅酸盐壳和幔受热蒸发,膨胀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携带大量粉碎聊尘埃飞离地球。这些飞离地球的物质,主要由碰撞体的幔组成。

  受到巨大撞击的地球,绝大部分也是地幔和地壳物质受热蒸发,膨胀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携带大量粉碎聊尘埃飞离地球。在撞击体破裂时与幔分离的金属核,因受膨胀飞离的气体所阻而减速,大约在4时内被吸积到地球上。飞离地球的气体和尘埃,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的引力控制,通过相互吸积而结合起来,形成几乎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一个环,在逐渐吸积形成一个部分熔融的大月球。这个版本被普遍认可。

  这个模型清晰地解释了,月球的平均成分与地球的平均成分相比较,月球相对贫铁、贫挥发分,月球的密度比地球低。具有地球和月球“基因”对比特征的某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如氧、铬、钛、铁、钨、硅等的同位素组成,月球与地球的测定值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表明月球是地球的“女儿。”45亿年来,地球一直携带着自己的女儿在身边,而月球也一直伴随着自己的母亲,共同经历了45亿年漫长而荒古的年代。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亮度变化幅度从至。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