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怅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晓辰后来发现根据国80年代以来的研究结果,粒子束武器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应用主要在于,利用中性粒子束武器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拦截和弹头飞行中段的识别。由于粒子束生成装置、能源系统及高能粒子束传输等问题的解决技术难度太大,在可预见的将来把中性粒子束用于洲际弹道导弹弹头中段的识别,也许是唯一可行的应用。

  洲际弹道导弹的中段防御既很重要又十分复杂,因为现代洲际导弹在飞行中段除了释放弹头之外,还释放出大量的诱饵假弹头,要进行中段防御,首先必须将真弹头从大量的假弹头中鉴别出来,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技术。

  采用常用的成像技术和辐射测量技术以及低功率激光或微波检测技术等难以识别真假弹头,而中性粒子束能有效地进行这种识别。

  对于粒子束武器的出发点是立足于空间作战与防御,主要工作是基础研究和高能量转换技术的研究对于地基粒子束武器的研究只局限于作为点防御作战的近程武器系统范围,主要是确保带电粒子束在大气层中长距离的稳定传播。

  能量转换技术的研究的目的是要形成高速粒子脉冲。空军的研究机构称,传统的可控硅开关和火花放电开关的研究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开展磁性开关研究,这种开关基于饱和的电磁感应原理,具有很高的重复率。

  曾经的游戏机甲世纪中的远战型机体很好的诠释了粒子武器远距离、高杀赡优秀特性。与现今的粒子武器不同的是,在机甲世纪的背景时代里,由于原子物理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粒子武器的质量和体积已经缩到机甲可以直接装配的程度了。虽然外观缩了,但是粒子源、粒子加速器、导向磁线圈的基本构造还是保留的。

  游戏中,高耗能问题一直是困扰游戏中粒子武器发展的一大羁绊,但随着针对碟型弃舰研究项目的展开,比核能更强大的正反物质湮灭能量逐步为人类所运用。粒子武器的发展瓶颈也终于被突破了。

  相比这些,各国目前都开始对地球外的能源研究起来,尤其是恒星能源,如果能够转换利用,对各国的助益之大,可以想见。

  恒星都是气态星球。晴朗无月的夜晚,且无光污染的地区,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6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15004000亿颗,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恒星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温度和绝对星等。大约100年前,丹麦的艾依纳尔赫茨普龙inarerzsprung和美国的享利诺里斯罗素enryrrisussell各自绘制了查找温度和亮度之间是否有关系的图,这张关系图被称为赫罗图,或者图。在图中,大部分恒星构成了一个在文学上称作主星序的对角线区域在主星序中,恒星的绝对星等增加时,

  其表面温度也随之增加。90以上的恒星都属于主星序,太阳也是这些主星序中的一颗。巨星和超巨星处在图的右侧较高较远的位置上白矮星   恒星都是气态星球。晴朗无月的夜晚,且无光污染的地区,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6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15004000亿颗,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