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阿拉斯加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背毛厚,外层被毛足够长且硬,对底层羊毛状被毛有保护作用。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毛色多种多样。其面部的斑纹是一个显着的特征,其中包括头上的帽状斑纹以及全白色或带有条纹的面部。尾部被毛充分,举起过背,外观如波状羽毛。阿拉斯加雪橇犬的骨量大,腿强健,犬足佳,胸深,肩部有力,并具备其它所有工作所需的身体特征。其步态要稳、协调、不显疲惫、效率高。

  张晓辰知道这次途径的城市里有一座叫做以纳城的地方:以纳城的名字源于一位名叫以纳的淘金者。公元1880年,以纳和他的同伴在当地土饶带领下,在这里发现了蚕豆般大的然金块,后经勘探表明,金矿储量丰富,系世界上最大的三个金矿之一。

  此后,淘金者接踵而至,遂使这个地方从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繁华的闹剩2012年,这里的金矿早已经停产,但当年为淘金者服务的商店、银孝酒吧、戏院、赌场依然风貌犹存,保持着百年老店的模样,只不过服务对象变成了外地游客。

  随着美国西部的逐渐开发和西部铁路大动脉的修建,华人劳工又北上进入到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地区。

  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曾到美洲新大陆作了一番考察。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英属加拿大凡分七省,其沿太平洋海岸者为布列地士哥伦比亚省今译不列颠哥伦比亚。……华人来者最众。计全盛时代,殆不下七八万人。”

  梁启超的足迹仅到现今维多利亚港海域,再北上一点儿就是阿拉斯加,可惜他最终没有迈进阿拉斯加,因此没有留下关于阿拉斯加华人移民的文字记录。我们只能根据现存的蛛丝马迹来寻觅阿拉斯加的华人踪迹。

  当然,19世纪淘金者的生活并不像2012年的游客这么浪漫和惬意,他们的工作十分艰苦,而所得又寥寥无几。为了摆脱精神上的苦闷和孤独,下班后免不了放纵一下:狂饮、滥赌和嫖妓,于是镇上便出现了酒吧、赌场和妓院。

  同时,为了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餐厅、商店、理发馆、杂货店、洗衣房、剧场等是必不可少的。操三刀捕、剪刀和剃头刀的职业与华人关系最密切,因为开餐厅、洗衣房、包括裁缝店和理发馆的多是华人移民。一方面他们用这三把刀为淘金工人服务,一方面又靠这三把刀赚钱谋生。早期的中餐馆俗称杂碎馆,据起源于李鸿章访美的时候曾经用杂碎菜招待美国人。

  中餐馆之所以能够在美国长期生存发展,就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符合华人移民的饮食生活习惯。无论19世纪或21世纪,中餐馆的主要消费者毕竟主要是华人,西人无非偶尔来尝尝鲜。华人开的杂货店也主要是为华人服务,许多商品直接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进口,因为许多东西在美国本土是从不生产亦不使用的。

  随着城镇规模的发展,一些公共设施也开始兴建起来。市政府、法院、监狱、教堂、公园、学校、消防队相继出现。可以看到城市消防队的门前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建立于1898年,正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

  这些在27世纪的今,变化已经是特别的大,就像此刻游荡在张晓辰他们耳边凛冽的风声一样,前路如何,只有到了才知道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