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二十八章

  “哦还有一桩事。”

  齐茂行将太子殿下一路送到了侯府大门,临走之时,殿下便又想到了什么一般随口道:“刺客那事儿,宫中已查清了是六弟一时糊涂,做错了事,父皇方才下了旨,着实打了几十板子,送东山陵去给祖宗守门无旨终生不得擅离。”

  说起这事时太子面色到没有太多变化还是与方才一般既随意又平和。

  但如齐茂行这般跟随了多年的亲卫眼里却能明显的察觉出其平和的神情下隐隐压抑着的波澜。

  齐茂行当然明白其中缘故。

  六殿下,如今才十四五岁的一个半大小子生母不过一介宫婢出身的小小贵人说白了,不过跟在大皇子后头的狗罢了压根不被人放在眼里。

  若不然也不会这么一遇着事便被推出来当替死鬼。

  在旁人眼里太子殿下皇子龙孙自小得陛下格外看重,十来岁的年纪,就一排众议册为太子为了叫他名正言顺连宫中那许多家世更高,隆宠更重,子嗣更丰的娘娘都硬是不提,偏一步步封了当初只是贵嫔的齐娘娘为后。

  陛下身子又不大好,只等着陛下驾崩,便能少年登基,一展宏图,可以说,是独得上天恩宠,再无什么忧患坎坷。

  可在如齐茂行这等在东宫当差的人眼里,所能看到的,却是比不明情形的外人多得多。

  旁的不提,只说殿下若是当真这般一帆风顺,众人敬服,之前出京巡查的路上,就不会出现刺客。

  更不会即便实实在在的遭了一场刺杀,宫中却连“刺客”一事都不许提,只说是路遇匪人。

  这可并不单单是顾忌刺杀这事不太好听,传出去有碍皇家的名声体面。

  连齐茂行都清清楚楚的知道,若是这一场刺杀里,殿下无恙,他也没有性命之危,只是死了几个无伤大雅的亲卫的话。

  这一场刺杀,殿下往下查不得几日,宫中陛下就要出面做这个和事佬,说着些诸如“不过虚惊一场”的话头,将殿下安抚下来。

  就算他故意装着“中毒”不愈,一个侯府嫡子,娘娘母家亲侄儿的一条命在里头填着,陛下碍于情面,不好拦着殿下查明这刺客背后的情形,最后都只不过是推出了一个无人在意的六皇子。

  堂堂一国储君,被人刺杀,最终却只玩笑般的推出这么一个主使便糊弄了过去。

  这事叫旁人听来或许不可思议

  但殿下在宫中的处境,的的确确就已经艰难至此。

  太子殿下举步迈出门槛,抬手制止了齐茂行要继续送出来的举动,最后道:“方才倒忘了说,六弟明日就要送去皇陵,这事传出去不好听,明面不会张扬,这两日宫里就要再派人来,算是填上你的口,有什么想要的,也不必客气,只尽管与孤开口,也算是你不白挨了这一刀。”

  齐茂行这才恍然,难怪殿下今天这么毫不遮掩的上了门。

  虽然暗地里是要告诉他无恙之后,去城外领下的差事,明面上,却是带着宫中的旨意,来与他商议封口费来的。

  他虽也是齐侯嫡出,皇亲国戚,但哪怕是被推出来的替死鬼,他的一条命也到底是比不上皇子的,说破天去,也没有皇子给臣下之子偿命的道理,能送去守皇陵丢了前程,那大半都是看着太子殿下的分量上,可不是为着他。

  陛下这人向来“仁爱,”是个被宫人失手洒了热汤,手上烫出几个大泡,都还会特意嘱咐下头不许为难宫人的好脾气帝王,想来,也是觉着对他亏心,这才特意叫殿下来问他还想再要什么。

  想到这,齐茂行心下忽的有些洒然,不为旁的,却是为了刚刚才再殿下跟前挣出一个司义郎的庶兄齐君行。

  殿下何等样人?领着宫里的旨意过来赏赐降恩,这样的恩典,却偏偏当着全家人的面时,偏偏“就忘了说?”

  只怕是殿下冷眼旁观府里这般迫不及待的将庶兄推出来的行径之后,为着他想,才故意“忘了”在花厅里提,只单独与他提了起来。

  府里但凡能稳着些,不要如此着急,那殿下方才在花厅提起这事之后,父亲祖父便可顺势将齐君行这个庶出长子送出来,他当时心念已定,又是当着众人的面,自然也不会阻止。

  旁的不说,他如今乃是六品,府里废了一个六品的孙儿,但凡开了口,宫里最不济,也要给他齐君行再补一个六品不是?

  若能有这个出身,怎么说也比一个小小的司义郎强得多。

  “臣多谢殿下。”回过神后,齐茂行便不禁抬手,面带感激被宫人失手洒了热汤,手上烫出几个大泡,都还会特意嘱咐下头不许为难宫人的好脾气帝王,想来,也是觉着对他亏心,这才特意叫殿下来问他还想再要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