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生活秘书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以,徐杨不投钱都没关系。

  但为了表达诚意,还是投了点,也好让刘晓松早点启动相关计划。

  人,场地,设备,唰唰唰的备齐。

  音乐事业群就这么成立了。

  具体名称叫做音乐渠道和孵化工程事业群。

  说白了,就是播放器和音乐人专属论坛。

  但随着第一个事业群的成立,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激动。

  虽然事业群跟所谓的部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听着好听啊。

  王海洋这些人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的想要当各子板块的总裁,闲着没事儿就在徐杨跟前晃悠。

  徐杨没好气的把这些人召集起来,“事业群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每个版块都有可能升级为事业群,但有个前提,那就是达到升级的标准,没有具体标准,你们自个儿揣摩,”说到这里敲了敲桌子:“最关键的是,你们得有那种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加入你们能力不足,就算可以升级,总裁也轮不到你们去做,懂了?”

  “懂了老板。”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瞧着吧。”

  一个个都很激动。

  总裁听着好听,级别又高,收入也会提高几个档次。

  谁不愿意啊?

  给别人打工不就图个升职加薪?

  高管也一样样的。

  没什么区别,都是打工人。

  忙完刘晓松这事儿,张副总那边又找上门来了。

  这次换了个地方,很西洋化的会所,明显玩法更丰富,还是小王和周周俩人作陪。

  不过这次徐杨一滴酒都没沾。

  直接谈正事儿。

  国家队的效率确实是高。

  质量也没的说。

  徐杨看过图纸之后,心里只剩下佩服。

  张副总说是一个院士亲自动手做的,虽然还是草图级别,但比上一次要详细许多。

  款式就是徐杨比较喜欢的现代化风格的。

  四四方方,但四条边全做弧线化处理的那个设计。

  高,直,方正,但又有线条感和流动感。

  这样两栋大楼立在首都的东北大门口,一定能成为地标性建筑。

  不过高度就二百米,因为有航空等方面的影响。

  层次加上地下室堪堪到50层,距离徐杨要求的地面以上50层还差点意思。

  但没关系。

  徐杨不纠结这个。

  两栋楼并不是独立的,远处看像是独立的,但十五层以下是连接在一块的。

  什么感觉呢?

  一种在十五层的大底座上盖了两栋大楼的感觉。

  底下的十五层把一万多平的土地面积尽可能利用起来,高层建筑则稍微宽松一些。

  但就算如此,总建筑面积算下来也达到了六十万。

  相当夸张。

  六十万的建筑面积是什么概念??

  比若干年后开建的SOHO还要多一点。

  说真的,徐杨就看不上SOHO的造型,不伦不类的利用率还很低。

  当然,SOHO不是纯粹的商用房,住用房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建筑面积会小一些也正常。
emsp; 一种在十五层的大底座上盖了两栋大楼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