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训话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收购一家公司,确实不容易。

  这还是刘晓松很配合的情况下。

  如果刘晓松不怎么配合,那更难。

  不过徐杨第一次收购,还是很值得纪念的。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说不定光靠收购就能把其他业务被补全呢。

  没办法,现在这商业环境,想要做大做强,不做收购怎么能行?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但凡能做大的,就没有不做收购业务的,很多企业甚至就是靠收购别人起家的。

  只是有些企业会认真经营收购过来的业务,而有些企业就是在吸血。

  前者的案例很多。

  后者嘛,最典型的就是某里。

  某里在收购方面花的钱一点也不比某企鹅少,但收购来的业务是做一桩黄一桩。

  外人看,就是某里的企业文化导致,比如说控制欲太强之类。

  其实那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某里的核心在于流量,在没有门户网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等业务引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收购来的业务引流。

  但某里很少做那种细水长流的活儿,全是竭泽而渔。

  对收购来的业务疯狂压榨,榨到一滴都没有的程度才肯罢休。

  某里傻吗?

  不傻。

  人竭泽而渔听上去不太好听,但实际收益却一点也不少,相当于直接把未来的收益在短期内榨干了,用未来的发育换现在的壮大。

  亏吗?

  一点也不亏。

  而且人某里的核心业务一直没变,自始至终都没动摇过。

  所以,只要核心没变,且一直在壮大,就永远不怕没有钱。

  只要有钱,还不是想怎么收购就怎么收购?

  反正中小企业又不是什么不可再生资源。

  相反,中小企业的数量年年在增加,也年年在倒闭。

  被收购后倒闭,和直接倒闭,似乎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还更乐意被收购呢。

  而且收购总比直接抄袭要强。

  嗯,某企鹅后来也不做抄袭了,也开始搞收购了。

  原因就在这里。

  抄袭和收购投入的成本差不多,但收购能留个好名声,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当然选择收购。

  当然,某企鹅收购的那些小企业,大部分也多是命运多舛,好多都被折腾的不像样子。

  而且某企鹅收购起来,那是一整个行业一整个行业的收购。

  也因此,折腾起来,也是一整个行业以整个行业的折腾。

  弄的是怨声载道却无可奈何。

  某企鹅在二十年后,已经是寡头级别的存在了。

  垄断什么的……

  就看国家查还是不查的问题。

  真要查,一查一个准。

  只是小马哥真的非常会做人,平时也很低调,所以偶尔出现点问题也没啥。

  不像某里,那真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老惨了。

  当然,某里的手伸的确实有点长,下限越来越低,被敲打也正常。

  有重生前的这 弄的是怨声载道却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