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耍花腔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才哪儿到哪儿,距离我理想中的环境差老远呢,等我办公大楼盖起来,让你瞅瞅什么才是真正的现代化互联网企业。”

  “还,还要盖楼?”

  “瞧你说的,那个互联网公司不盖楼?”徐杨豪气干云的指着学校附近的空地:“不出意外,就在这块,最少三十层,要请世界最著名的设计师做设计,建成后,一定是地标性建筑。”

  “就,就在这里?”

  “对啊。”

  “为什么不在中关村那边?”

  “离学校近啊。”

  “……为了离学校近点,你就要在学校附近盖一栋三十层的大楼做公司的办公楼?”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搁我们那儿,至少要喝五斤白酒才能吹出这样的牛批,可是你,行吧,你这个牛吹的令人信服。”

  “哈哈哈。”

  “走,去见老师。”

  “走走。”

  老师是招生办的刘老师,刘晓芬,四十岁左右,态度挺好,只是稍微有点惊讶徐杨这么早来首都,但也没多问。

  很显然,刘晓芬还不知道徐杨开公司的事儿,更不知道徐杨名下的公司会那么大。

  嗯,胡杨的嘴巴还是挺严实的。

  徐杨心里挺满意。

  也客客气气的和刘晓芬聊了聊。

  其实没啥好聊的。

  招生办的老师一般不负责具体的教学工作,主要任务就是把够条件的学生招募到学校来,跟大堂经理拉客差不多。

  徐杨“自投罗网”,这招生办老师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进了学校,双方四年下来估计都不会有几次接触。

  不过徐杨是带着目的来的,自然不会轻慢对方。

  但考虑到第一次见面,也没说啥。

  而是打算让胡杨做个中间人。

  跟学校合作的事儿,最好是胡杨先提一下,让对方有个心理准备,不然的话,场面怕是会比较尴尬。

  这年头的老师,尤其是行政这块的老师们大多比较传统,也好面子,要是招募的学生当场变身亿万富翁跟她谈合作,估计场面会绷不住。

  但有胡杨私底下提出,那就好多了,最起码有个缓冲,也方便对方斟酌一下利弊再做决定。

  所以,跟刘晓芬见了个面,确定要入学之后,这事儿暂时就告一段落。

  甚至,刘晓芬和胡杨的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这俩人提前到校,本就是为了徐杨,准备亲自去潞州府一趟把徐杨带回央美,预期至少要用掉半个月时间。

  结果这任务还没开始呢就完成了。

  剩下的时间自然就自由了。

  因为除了徐杨外,今年报考央美的学生中,还没有第二个需要招生老师亲自出马去拉人的。

  以往的央美,也很少有这种情况,因为央美已经是最顶级的美术院校了,只要够条件,学生们基本上都会选择央美,就算有一些学生同时报考了两三所美术院校,也就是打个电话谈谈奖学金之类的优惠条件而已。

  跟首都大学、水木大学不一样,那两所大学不但同样优秀,还同处首都,甚至还是邻居,条件几乎一样,达标的学生选那所学校都是正常的,所以这两所学校的招生办老师才格外卖力,因为不卖力,学生大概率就跑隔壁去了。

  而央美就没这样的烦恼,在国内不说独孤求败吧,也隐隐高出其他美术院校一小截,再稍微给点好处,学生们哗哗的就来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