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教学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徐杨把所有项目浏览一遍,拿起笔,在其中三个项目上勾了两笔:“就这仨,其他的没兴趣,也做不来。”

  “投?”主任激动。

  “不,先谈着,钱不趁手,要投也是半年后的事情,”徐杨也不怕人知道他没钱。

  他这体量虽然不大,但要说没钱,也没人信啊。

  他手里这么多产业,随便一项抵押出去都能拿到不少贷款。

  这年头,做生意的都是空手套白狼,很少有人会在创始阶段从自个儿钱包里往外掏真金白银,基本上都是从银行里弄钱。

  至于最后,赚钱了都好说,亏钱了也无所谓,把公司抵押给银行就是了,当老板的该潇洒依然潇洒,换个地方继续这么玩。

  这一套,二十年后还有人在玩,而且玩的非常大。

  比如说某人玩芯片就是这么玩的,全国各地到处开芯片工厂,地方出钱出地出力,人家就出个PTT。

  挺荒唐的一件事情,但人家就是做到了。

  想想都挺佩服。

  但徐杨是绝对不会做那种事情。

  他要做,就正儿八经的做,要尽力做到最好。

  要不做,就绝对不沾,点丢不沾。

  做生意这事儿啊,最忌讳的就是各方面都黏连不清,出事儿最多的就是这种人,自以为手腕通天,实际上雷霆降临的时候全被推出去当避雷针了。

  至于他选出来的三个项目,规模都不大。

  一家日产能在万吨以上的面粉厂。

  一个预估占地面积超过二十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

  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加工厂。

  这三个项目,都很有前景。

  尤其是前两个,做好了,不说赚多少钱,绝对能提升他在本地的影响力,因为这俩产业受地与影响最严重,本地人天然的喜欢本地产的粮食和蔬菜,仅仅是物流方面的成本,就能节省不少,跟外来产品的竞争中,处于天然的优势地位。

  至于那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加工厂,则是帮市府那边分担任务。

  那还是一家国字号的老厂子,原本是某企业的第三产业,但一直经营不善,后来也转了两次手,但都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困难,现在真撑不下去了。

  可市府那边不愿意看着这厂子彻底消失,因为这厂子里还有不少老员工的退休金要支付,厂子倒闭,这资金压力可就全转到地方上了,要是厂子继续开下去,地方财政就能轻松一些。

  嗯,就是这么直接。

  类似的项目,还有好几个。

  不过徐杨就挑了一个,意思意思就够了。

  当然,这厂子要是好好做,未必不能起死回生。

  只是具体怎么做,还得慢慢考虑,毕竟他重生前对这个行业也不了解,甚至还不知道这家厂子到底能生产些什么东西,只知道小食品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再过十年,将只会有大品牌生存下来,这种没什么名气规模也不大还没有招牌产品的小厂子,将会被淘汰。

  反正挺难做的。

&金压力可就全转到地方上了,要是厂子继续开下去,地方财政就能轻松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