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星河投资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晓颖好歹是在体制内混过的人,当然不至于那么迟钝,一听徐杨这个小老板的话,就明白了。

  其实,张晓颖也是有小心思的,是想试探一下徐杨的底线,或者说,想摸摸徐杨的真实想法,毕竟在这之前,她在广告投放的问题上跟徐杨这个小老板发生过强烈对抗,心里难免忐忑,怕徐杨记仇也怕徐杨会因此而降低她这个总经理的权限。

  现在么,当然放心了。

  同时也借坡下驴的笑道:“老板,还是你看得准,不过咱们这广告真的有用吗?”

  “为什么会没用?”徐杨反问。

  “我觉得啊,人们对广告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普遍都是嫌弃厌恶,越是铺天盖地的投放,受众的逆反心理应该越强,这广告,应该起反作用才对啊。”

  徐杨乐了。

  “我问你个生活小常识啊。”

  “老板你说。”

  “见过市场上蒸馒头的商铺吧?一次蒸十几笼的那种,垒的高高的,见过吧?”

  “见过。”

  “那我问你,是上层的先熟还是下层的先熟?”

  “肯定是上层的啊,”张晓颖好笑这回答道:“这问题多简单,水蒸气受热上升,遇冷凝结又会放热,所以高层的温度会比底层的要高不少,同时开蒸,一定是顶层先熟。”

  “确定?”

  “非常确定,学过初中物理的都懂。”

  “恭喜你,答错了。”

  “不可能,”张晓颖果断否认,“我高中还是物理课代表来着,绝对不可能搞错这么简单的东西,确实,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应该是距离火越近的下层温度越高,但了解过水的三态转化原理的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问题就在这里,纯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儿。”

  “啊?底层先熟?”

  “不,同时熟,”徐杨笑道:“不信你去问问那些个蒸馒头的商户,他们肯定比你更有发言权。”

  “这不可能啊……”

  “没什么不可能,你的理论没错,但实际过程中,水蒸气从下层一层层蹿到最顶层,这个过程中热量是在不断损失的,而且当整个笼屉内都充满水蒸气之后,上下温度差也不会有太差的差别,而馒头的成熟又不太需要非常高的温度,一百度左右就足够了,再加上蒸馒头的笼屉并不是绝对的密封,所以,在常规应用中,纯理论并不是绝对的适用。”

  “这……”

  “明白了?”徐杨随手打开一个网页,指了指直接弹出来的一个小虚拟窗口,是某大的小广告,“你看,这广告是非常烦人,能屏蔽就屏蔽,屏蔽不了也只会直接点×,同时也会心生厌恶,但是,广告投放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这个受众已经看到了这个广告,甚至会因为心生厌烦而记住这个广告所承载的内容,等到我有相关需求的时候,我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这个广告,肯定会试着接触……”

  “举个再简单不过的案例,电视广告,烦不烦?很烦,比如说某牌的洗衣粉,天天打广告,人见人烦,可是当你走进超市,看到某牌的洗衣粉和另一个你从没听说过的洗衣粉,你会选择哪个?”

  “或者当你走进超市,在不知道超市有那些品牌的吸引粉时,你会怎么问导购?肯定是你心里第一时间能想到的那个品牌询问。”

  “广告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让你直接变成投放者的客户,而是混个面熟,投放一次广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受众能转化成他们的客户,就不亏本,甚至千分之一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品牌形象就是这么一点点树立起来的。”

  “当然,如果能把广告做的更具吸引力,效果更好。”

  “这也是广告产业越来越发达的主要原因,有需求在。”

  “如果没效果,甚至有反作用,那商家何必花钱找那个不自在呢?对吧?”

  张晓颖皱着眉头想了好大一会儿,“是我自以为是了。”

  “很正常,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所以教员的话很质朴但也很有道理,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

  “我尽力不被你们这些个年轻人抛弃,”张晓颖苦笑:“你们这一代人都这么厉害吗?跟你一比,感觉我这二十多年都活在了猫身上。”

  “你又犯错了。”

  “哪里?”

  “永远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要草草的因为某一个共同因素就把所有人划分为同一个群体,要学会就事论事,不然的话,会犯大错的。”

  “什么意思?”

不亏本,甚至千分之一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品牌形象就是这么一点点树立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