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开业大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出意外,过年之后,第二家天天超市就该着动工了,地址在县城里。

  第三家第四家以及更多家,徐杨就能一直盯着了,应该会交给陶蕊杨或者陶蕊杨的接班人负责。

  万事开头难,有三四家做标准,后边的按图索骥照猫画虎就行,只要执行力到位,第五家和第五十家没什么区别,甚至,越往后越简单。

  2003年1月1日。

  元旦。

  在这个时候,元旦还是个比较新鲜的玩意儿,一般人没什么感觉,连商家也还没有关注这个节日,只有学生们会小小的庆祝一下。

  徐杨没有回学校,但有李玲玲给他做直播,知道学校里还办个了元旦晚会。

  其实所谓的晚会只用了晚自习那么点时间,下午五点开始准备,到十点左右结束,班级里弄点瓜子花生糖什么的吃吃喝喝,有才艺的再表演个才艺,然后就没了。

  当然,他人不在学校,但钱却到位了。

  他不光承包了他们班级的所有花销,还买了一套卡拉OK,更把他从濠海带回来的数码相机交给李晶琳,让李晶琳可劲儿的拍,把这些珍贵的画面全都纪录下来。

  用那句话来说就是他人不在学校,但学校里却流传着他的传说。

  不过他肯定不会在意这些,在他的同学们过元旦的那个晚上,他一晚上没睡,跟他三叔、老爹以及招聘的超市员工忙了一个晚上,好迎接第二天的抢购狂潮。

  肯定有抢购狂潮,因为在开业之前的一个月里,他三叔就开始做打广告,类似于“全县首家一站式购物超市盛大开业”“买零食去天天”“天天好货便宜不贵”“天天有你天天有我”之类的广告词刷满了河神庙镇的大街小巷,几乎走哪儿都能看到天天的广告词和大logo。

  半个月前开始宣传各种优惠措施,什么“满二百送一百”“全场九五折”“会员全场八折”“前一百名顾客免费赠送二斤鸡蛋”“开业前三天当场返现百分之五十”“持此宣传单可免费领取洗发水一瓶”之类,一套接一套。

  光打印的彩色宣传单就发出去两万多块。

  这个时候的屯城人民哪儿见识过这样的大场面,一下子就被震住了,早早的就在打听开业时间,甚至有人提前好几天过来打探情况。

  元旦前夜,凌晨四点多就有人过来排队。

  到五点多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超市门口已经有好几十号人在排队了,男女老少都有,还有几个不大的孩子。

  通过监控视频看到这一幕,徐杨拍了拍手,对三叔道:“三爹,把员工叫起来,准备开门,不用等准点了。”

  “这……”

  “不用这的那的,开门吧,别让人干等,而且早点开门也能早点缓解拥堵压力。”

  “行,我去喊人。”

  二十分钟后,超市的卷帘门慢慢升起,徐杨拿着大喇叭站在门口:“大家伙儿买东西归买东西,千万要注意安全,另外,不准损坏或者破坏任何商品,否则原价赔偿,最后,有什么不明白的,问导购,还有啊,超市里的所有商品全不讲价,不讲价,标价多少就是多少,好了,开始吧。”

  其实他说的这些话,在超市里里外外都贴着呢。

  但考虑到村镇上一些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他不得不重复一遍,至于有没有用,那就管不了了。

  反正他这超市里雇佣了足足三十个导购,都是镇子上的有点文化的女性,有中年妇女,但更多的是三十来岁的和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

  虽然工资只有六百五,但在镇子上已经是相当稀罕的好工作了,甚至比外出打工都划算,而且也算体面,好歹是又制服的。

  何况在镇子上工作,离家近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要素。

  所以,他这第一家超市,几乎把镇子上闲着的且有心工作的年轻女性一网打尽了,还有几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女高中生。

  能吸引到高中生,是因为在招聘的时候有培养条款,签的是五年期的合同。

  不出意外,她们将会在系统的培养下慢慢成长为合格的骨干员工,成为天天超市的中坚力量。

  在开业之前,绝大部分员工都接受了最少一个月的培训,全都在县城一家职业学校里培训的,培训内容是徐杨挑选并且编写的,其实也简单,主要是细心、耐心、纪律性这些东西。

  至于企业文化那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现在还搞不起来。

  何况在他看来,企业文化需要一点点日积月累的涵养,是从每个细节做起来的一种得到全体员工认可的工作氛围,而不是那种整天早晨做操、喊口号的所谓“企业文化”。

  有规划,工资高,这两点摆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