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微微亮的时候,各部门就开始忙碌了起来,甚至是军方,由大将军曹仁和执金吾曹洪领头,确保邺城及周边范围不得出现任何让人意料之外的事情。

  不过曹仁已经太过于苍老了,所以南北两军的主要负责人还是曹洪,这是曹家在推他,准备**。

  黄襄倒也乐得轻松。

  不过,还是需要起早,不仅仅是他,连带着蔡琰都必须起早,嗯,因为黄襄的缘故,蔡琰身上有个诰命,这种大事的时候,还是要出来见证一下的。

  我们的蔡琰也是难得吐槽了一句,都几十万字了,作者终于又让她出来了,要不然你们都要忘记谁是女主角了。

  蔡琰牵着黄襄的嫡长子,黄沅,已经五岁的他很是懂事,起码这会儿,起这么早也不吵不闹的。

  站在武臣这一边领头的是曹洪,本来他是不够资格站第一位的,不过,由于曹丕和曹仁的抬举,以实际权力来看,他倒也有那个资格,而黄襄自然是表示非常恭顺的站在第二位。

  让许多人都有些想法。

  后面站着的则是骠骑大将军夏侯惇,水军大都督、征南将军甘宁,镇南将军徐晃,中护军将军夏侯尚,安南将军张辽,偏将军曹性,偏将军于禁等人。

  文臣方面则是太尉贾诩领衔,虽然搞不懂为何太尉是文臣,依次则是尚书令陈群,尚书左仆射、侍中桓阶,御史大夫司马懿,廷尉钟繇,大鸿胪刘晔等人。

  至于吴质,区区一个光禄勋罢了,最后面站着呢。

  桓阶是谁?

  当初黄襄和司马懿分别征讨益州和北边异族的时候,曹丕也不是在家闲着,那个时候他的优势并不是很大,所以也就到处寻找所谓的‘贤士’。

  而桓阶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曾经被孙坚提拔于微末之中的人,在孙坚战死之后,冒死去找刘守门、也就是刘表要回了孙坚的尸体,而曹老大占据襄阳的那一段时间,感念他的所作所为,就把他录为丞相主薄、赵郡太守。

  桓阶倒也兢兢业业,很是没有辜负曹老大的期望。

  而曹老大跪了之后,曹丕继位,也是很相信桓阶,原本的意思是用他做尚书令,只不过遭到世家的集体反对,只能退而求其次,封为尚书左仆射,用以制衡陈群,再加上其他的人。

  对于颍川士族集团可谓是打压到了极致,不过人家依旧强大。

  不过,人桓阶的虎贲中郎将一职还继续领着,顺便加了个侍中,高乡亭侯。

  在陈群忙着九品官人法的这会儿,桓阶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他当然知道曹丕用他的意义。

  所以,桓阶先发言了:“陛下,一应礼仪已经全部准备完毕,请陛下移驾,先祭祀天地、后祭祀祖宗,继荣登大宝。”

  于是群臣尽皆伏地,道:“请陛下荣登大宝。”

  待到曹丕祭祀完一切之后,已经临近午时,在整个邺城的爆竹声中,曹丕正式成为魏国天子。

  史称,魏文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