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巧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骠骑将军府。

  作为唯一的女婿,黄襄当然也是带着孝的。

  黄襄坐在书房中,不要好奇为什么大奉先家里也有书房,就是有而已。

  四周坐着张辽、高顺、曹性几人,甚至于,荀顗也来了,虽然荀彧也走了,不过,他比大奉先晚一天头七。

  “咚咚咚”黄襄的手指无意识的在桌上来回的敲着,几个人都沉默不语。

  恰逢此时,吕布的原配,黄襄的丈母娘,严氏,进来了。

  “严娘(严夫人)”几个人依次见礼。

  黄襄想了一下,问道:“老丈人的身体是什么情况?一个月前不是还好好的?”

  严氏虽然不是大家闺秀,但也算是小家碧玉了。

  这时候虽然悲伤,但是好歹也收敛了心情。

  “夫君之前一直都挺好,虽然有点小毛病,但是看过了大夫,说并无大碍,但是自从喝了调养的药之后,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说着说着,小声抽泣了起来。

  黄襄了然的点点头:“大约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严氏想了想,说道:“大概是二十二天之前。”

  二十二天?黄襄一愣,这不就是发生‘曹植私会甄宓’事件的后一天么?

  这么巧的?

  “明白了,这会儿外面的人多,严娘还是出去帮助几位姨娘照顾一下,我们待会儿就出去。”

  严氏知道,这几个人肯定是还有事情要商谈的,便离开了。

  “黄大夫想到了什么不成?”曹性忍不住问道。

  “有一点,先不说这个,景倩,令君在家不是也修养的很好么?怎么也突然…”

  荀顗踌躇了一下,看了旁边的几个人,有些欲言又止。

  “无碍,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你直接说说看。”黄襄给了他肯定的意思。

  荀顗说道:“父亲虽说被魏王辞去了尚书令之职后,有些郁郁寡欢,不过后来经过黄大夫的一番劝解之后,心情逐渐开朗了起来,但是父亲终归是老了,所以也在喝药调理身子,但是也同温侯一样,这身子骨越喝越差,以至于…”

  荀顗也很悲伤。

  张辽有些疑惑:“难道没试过药?”

  荀顗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试过,有两个人仆人都喝过,他们没有问题。”

  黄襄仔细想了想,荀顗说的是‘他们’没问题,也就是说,荀顗也在怀疑‘药’有问题。

  “什么时候的事儿?”

  “大约有二十天了。”

  这样子别说黄襄了,在座的所有人都觉得,这绝对是人为的,要不然,哪有那么巧合的事,号称国士无双的王佐荀彧和国朝第一武将吕布先后离世,还正好是发生在‘曹植’事件的时候。

  四个人看着黄襄,都有一点儿慌,大约是他们想到了什么,又希望黄襄能做个决定。

  “老丈人和令君的事情,大家知道就行了,任何人都不得说出去,此事疑点颇大,我会暗地里调查一下,还有,如果没有紧急的情况,诸位都少联系,有需要的时候,我会召集诸位。”黄襄慢慢的说道。

  张辽、荀顗都点点头,曹性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高顺依旧沉默不语。

  “罢了,咱们在这里也有一会儿了,都出去吧,明天我会去荀府吊丧。”

  几个人依次走了出来,其实大家都是有些怀疑,这事是曹老大做的。只不过,没说而已。

  临近晚上,曹老大也来了,顺带还带着‘圣旨’。

  “建安十七年秋十月丙五,天子策曰,骠骑将军布,外伐蛮夷,内平四海……”历数吕布的功劳,当然了,缺点就算了,最后才是重点。

  “追封吕布为大将军。”

  “命妇接旨,多谢天子。”严氏作为家里的代表,接受了曹老大给吕布的追封。

  “夫人请起,温侯离世,是国朝的重大损失啊,孤这心里,颇为难受,只可惜,温侯没有留下接班人啊,唉。”曹老大难过的表情让许多人都很感动,但是,不包括聪明人。

  虽然吕布和曹老大几乎所有的属下都合不来,什么,张了张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高顺依旧沉默不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