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邺城事(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作为大姐的蔡琰,自然是教导过吕玲绮,免得她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影响家庭和谐。

  “夫君,黄将军那里…”看着吕玲绮收拾东西出发后,蔡琰突然提及了一句。

  “何事?”黄襄知道蔡琰说的是黄忠。

  “他的夫人来找妾身,言明想念在荆州和婆婆一起的时光。。”

  “哈?”正在喝茶的黄襄目瞪口呆,这都哪跟哪。

  “哦,我明白了,应该是黄忠的意思吧。”

  蔡琰轻笑一声道:“妾身也是这样想的呢,虽然夫君交给了他一千人的精锐,但是,连妾身都能够知道,他在子敬先生的麾下是很难上战场的,更何况聪明的夫君呢。”

  “你啊你啊,连为夫都敢打趣了。”黄襄颇似无奈的说道。

  其实黄忠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希望黄襄能够安排他打仗,然后建功立业,毕竟他的儿子黄叙费了,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那么想要过得好,就只能依靠现在的黄忠,而区区一个校尉显然是不够的,什么和黄襄母亲在荆州的美好时光,怎么可能呢。

  黄襄的本意,其实是想让那些历史上留名的文臣武将为自己效力。

  但其实他忘了,有句话叫‘时势造英雄’,比如徐晃,没有黄襄一直带着打仗立功,他现在能成为镇南将军?

  老丈人大奉先能好好活着?

  答案是不能,这就是因为黄襄的插手导致了不同于原本历史上的结局了。

  但是黄忠显然不想养老。

  “吾知道了,南边肯定是要打一场的,下次他的夫人再过来,你大可告诉她,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蔡琰点了点头。

  ……

  “二位,坐。”第二天,黄襄府上,书房。

  “这位是荆州大才,蒯良、蒯子柔兄长,子柔兄长在荆州时,曾被刘表引为心腹;这一位,是凉州天水人,姜冏、姜仲奕,曾经平定了羌族之乱。”

  黄襄从西凉征召回来的一人,正是姜维的父亲,顺便让蒯良认识一下,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当然了,并不是那么的稳定关系罢了。

  两人倒是很客气,毕竟都是世家。

  “吾现如今是御史大夫,按理说,这属官吾肯定是不能擅自决定的,不过,相信曹公会给我这个面子。”

  蒯良和姜冏自然是听懂了黄襄的潜在意思。

  不外乎就是因为曹老大明升暗降了黄襄,那么作为回报,黄襄提名几个人当助手这种事儿,曹老大应该会同意,否则吃香就太难看了。

  “以后,还望二位多多支持了。”

  “哈哈,少公子客气了,居然老夫随少公子前来邺城,自然是以少公子马首是瞻。”姜冏倒是先站了队。

  一个聪明人,不仅仅是要想到现在,更要想到以后,这么说吧,不管他们知不知道黄襄的真实想法,就冲黄襄这么年轻,还加上和曹丕关系好,那么投资他肯定是能够得到回报的。

  “仲礼多礼了,就怕仲礼嫌弃良只有一些小聪明。”蒯良身为荆州人,那自是不用多说了。

  “既然如此,就先委屈两位做个御史中丞吧。对了,仲奕的儿子吾很是喜欢,想做他的老师,不知道仲奕以为如何?”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