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亭遇上蜻蜓(四)【大结局】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清亭遇上蜻蜓(四)【大结局】

  (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新书《重华》各种卖萌求支持~)

  有一句老话,叫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蜻蜓和章清亭特意想遇遇不上,偏偏在最不想遇的时候遇上了。

  此事说来话长,还要从赵家小二说起。

  到南康进行一番寻根之旅后,赵小二迷上了南方街头的一道著名小吃——炸臭豆腐。

  只要一闻见那股子臭味,小家伙就流着口水走不动路了。也不敢说要,只是可怜巴巴的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爹娘,那小模样你要不买给他吃,自己都觉得残忍。

  反正也不值几个钱,赵秀才本着难得来一回的心态,只要遇上,就尽量都满足了儿子的愿望。再说了,每回看见小家伙捧着个小碗,吃得稀里呼噜的样子,实在也挺逗人的。

  当然,素**洁又注重规矩的章清亭是坚决不吃这玩意儿的,怕熏臭了衣服,甚至连靠都不靠过去。

  这一点,赵顺娘倒是随了母亲,小姑娘大了,还是很臭美的。每当弟弟要吃那黑乎乎,臭烘烘的玩意儿时,她也捏着鼻子躲出老远。

  于是,就只有不怕脏不怕臭的赵秀才陪着儿子去吃这个了。当儿子的吃着,当爹的也不可能白站着,吃了几回,连为人师表的赵秀才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独特的味道。

  等到要离开南康国的时候,赵成材除了去讨要了份这臭豆腐的制作偏方,还特意买了一些人家的卤水,准备在路上馋的时候就买几块豆腐搁进卤水里浸泡,再拿出来一炸,就有得吃的。

  章清亭对此行径很是不齿,“咱们这回去可不比来时自在,跟着使团呢,你好意思在船上弄得臭气熏天的么?”

  这话说得也很在理,赵大院长总不能为了几口吃的,就败坏了整个扎兰书院的名声。可那些卤水也舍不得扔,还得装在瓦罐里,时不时的躲在房中烧开一两回以防它变质。

  可是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在经历了漫长的海上航行之后,这一日,又到了他们曾经巧遇潘云豹一家子的那个码头。

  使团里的官员们颇觉辛苦,经商议过后,决定在此停留一日,好生歇歇,解解乏。他们是前一日的晚上到的,歇一日后,便到第三日早上才出发。而在夏季,做那臭豆腐也不过浸泡半日工夫即可。赵秀才掐指一算,这时间足够他去做一顿臭豆腐的。

  于是便在第二日清早,便抱着他的宝贝卤水坛子上岸了。章清亭拖儿带女的跟在后面,数次横眉冷目,奈何赵秀才全部无视。

  还特意在本地人那儿打听了一番,找了一家做豆腐干做得最好的,买了足足三十块,现就泡进了坛子里,继续拎着逛。要不是坛子小了装不下,还得多塞几块。

  赵小二一闻见那味道,就知道是自己最爱吃的那一口了,笑得两只大眼睛顿时成了两只小月牙儿,欢天喜地的跟在老爹身后,屁颠屁颠守着那坛子。

  章清亭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瞪着赵成材河东狮吼,“去,快找个酒楼放下,这样满大街提着招摇,成何体统”

  呃……赵秀才其实很想说他一点都不累,虽说养尊处优了这些年,但平常在学堂里做夫子,眼着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没事也上上他们的骑射课,身体还是练得很结实,提这么个小坛子实在是不在话下。

  奈何夫人不喜,女儿也在一旁翻起白眼,嫌这老爹和弟弟太丢人,“你们要是拎着,我和娘就不跟你们一处逛了。”

  赵成材只得又在街上寻了一间门脸还不错的酒楼,将他的宝贝坛子暂且寄存下来了。说好了回头来吃饭,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一定不要打开来看,更别摔了。

  酒楼掌柜的乐了,摆在身后供奉财神下的条案上,“您瞧,搁这儿您总该放心了吧?无错不少字”

  赵成材勉强放下肚肠,牵着一步三回头的赵小二走了。

  赵顺娘见状打趣着弟弟,“娘,要不让乐儿拜大姑或是大舅母做师傅,好生学学厨艺吧,瞧这小馋猫的模样,见了吃的就没出息。”

  章清亭闻言没好气的白了赵成材一眼,“子不教,父之过都是你爹撺掇的,一把年纪还跟个孩子似的,就馋那一口吃的么?”

  “话不能这么说你们是没吃惯那个滋味,吃惯了才叫好呢”赵成材振振有词,为自己和儿子开脱,“再说学厨子怎么不好了?话说回来,当年要不是有方老爷子这门手艺,咱们家也没个翻身的日子。饮水思源,让乐儿去学厨也不算委屈了他,天下也不见得就是读书一条正途,乐儿要是有这造化,跟方老爷子似的做成一代名厨,你爹睡着了,只怕也要笑醒了。”

  章清亭轻哼一声,“只怕就学个炸臭豆腐”

  噗哧

  赵顺娘掩嘴而笑,冲弟弟挤眉弄眼,“听见没?炸臭豆腐的”

  赵小二还不大听得懂这里头的意思,见姐姐笑了,他也跟着傻呵呵的乐。

  章清亭瞧着这小儿子的憨样,自己也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却是又想起一桩愁事,嗔怪起赵成材来,“乐儿还没个正经大名呢,你这当爹的也一点都不着急”

  这个赵成材可实在没办法。

  当年章清亭为了救小叔子赵成栋,受了重伤,养了大半年才能下地行走。之后的两三年,总是气虚体弱,时常犯晕。直到五年后,方才敢要了赵小二。

  坐胎的时候,全家人都紧张得不得了,生怕伤了章清亭的身子。可也不知道是物极必反,还是章清亭本质娇弱,就在这样的娇生惯养之下,赵小二还是早产了一个月。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才五斤不到,皱巴巴的一小团,跟小猫似的。全家人提心吊胆,生怕这娃娃就养不大了。

  赵王氏多年未曾装神弄鬼,那一回却是诚心诚意的求遍了扎兰堡附近所有的道观庙宇。求老天垂怜,保佑她家的孙子平安长大。

  后来遇到了位游方的道士,给赵小二算了一卦。说他还是能长得大的,只是在十岁以前不能起大名,不能靠近庙宇道观祖坟祠堂等一切近鬼神之处。

  一个是怕孩子眼神干净,看到不该看的,受了惊吓丢了魂。二个也是怕长辈乱给孩子做功德,反而折了他的福寿。

  要等孩子过了十岁,魂魄养齐全了,这才能给他起名入族谱,往后就平平安安,大吉大利了。所以赵小二现在都快五岁了,还是个连自家祠堂都没入过的“黑户”。

  头两年,章清亭还信这些,由着婆婆说怎样就是怎样。可随着这几年赵小二健健康康的长大,章清亭原本坚定的信念开始动摇了。

  每逢年节看着别人家的小不点都到宗祠参拜了,就她的儿子还得藏着掖着,那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

  原本想着说变通个法子,给赵小二破解破解,但此事在家里略略一提,赵王氏就发火,“乐儿能平安长到这么大,就是全亏了听了那道士的话。别的都能听你们的,此事坚决不行,得听我的。谁要是敢背着我干,我就再也不进这个家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