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天花乱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河滩地北边的边缘和南边相似,也是直通汶水河河道的硬地,一行人没有停留,牛车继续向北,大概又走了快一个时,在没有遇到大的河滩地,也没有看到仲孙家的水浇地,周书灿吩咐停车。

  荒地的土质比较松散,两辆牛车辗压的车辙印特别明显,和邑那边有一点不相同,周书灿认为这或许就是山区和平原的差别。他蹲下身子,抓一把松散的泥土,仔细回想在江南求学的种种。

  首先是土质的不同,南方土壤对水的渗透比较强,下雨后土壤会很快的渗透到更深层的土壤里。而他家乡和他上本科的城市则是土壤的粘性比较大,遇到阴下雨土表皮会变成泥巴,表层下面的土壤偏偏依然坚硬。他不是学农科的,当初是理科生也没有好好的学地理,但生活了南北两地也是知道,两千多年后的黄河中下流流域土壤的渗水能力真的没有南方土质强。

  可现在春秋时代的气候不同,他不能拿两千年后簇的土质和现在比较,应该拿两千年后长江流域的土壤做对比,那就比较适合种水稻了,只可惜现在这边并没有种水稻的经验,吴越两国虽然不远了,可以他现在的能力,根本没有能力去。

  他自言自语:“有什么办法搞到种水稻的人呢?”

  邱凝视周书灿的动作,心的接话:“公,我们可以买些奴隶。我听徐国向南是吴国,那边人是吃稻的,且吴国比较富裕,奴隶也多,我们可以私下通过戍卒买奴隶。”

  周书灿好奇的看看邱,感兴趣的问:“你去过吴国吗?”

  邱常年不变的四方脸闪过一丝犹豫,随即没有任何隐瞒的:“是,我少年时去过。那边长年吃稻米,民众是要比我们这边富裕一些,那边的桑树也更多一些,素更多。”

  “桑树啊,挽纱女,村西施氏女……”

  周书灿想起来同时期吴国发生的事:公元前525年僚二年,僚公元前526年公元前515年,公子光率兵征伐楚国,打了败仗,把吴先王之舟也丢掉了。公子光害怕因此获罪,就偷袭楚军,又夺回了王舟才回军。

  公元前522,楚国流亡之臣伍子胥逃来吴国,公子光待以客礼。

  公元前519年,僚派公子光征伐楚国,大败楚军,把原楚太子建之母从居巢接回吴国。借势北伐,打败陈、蔡的军队。

  公元前518年,公子光又征伐楚国,攻克楚国的居巢、钟离二城。

  ……

  吴国常年打仗,是会有很多的俘虏,且这些俘虏绝大部分可能是越国、楚国的人。这时期农兵合一,国人拿起锄头能种地,拿起长矛是士兵,若能买下这些人,不仅仅能种水稻,还能用他们保卫家园,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周书灿咧开大嘴称赞道:“邱,你真的出了一个好主意。”

  子库一直寻思周书灿的言行,买奴隶对他来现在是可望不可及的事,翻来覆去掂量很久,才下决心问:“子骞,我也能买象邑那样多的奴隶吗?”

  周书灿捏土的手停顿下来,子库的问题他没有办法回答,如果能的话,那也太夸张了,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纵然是他有后世的思想,也不能立马达到质的飞跃,那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闵父去买的奴隶,那是孔老二给他的启动经费,一笔降之财,真不是能短时间积累的财富。

  他不想实话,又不能骗子库。丢下手里的土块,在身上拍打两下,至于身上的尘土,他就不管了。

  摇摇头:“叔父,恐怕不能。就算是我们把这一片土地全部变成良田,也是需要一年的时间,之后才能达到一个积累的过程。而那个时候,昭公不去他了,光三桓的围攻,就会让我们不能喘息。

  我们遭受三桓的打压,如果能做到自保并且挺过去,那时候才能谈到发展,由此我们才算是有能力蓄养奴隶。这个过程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