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柴火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留下来的老者为了帮回去喊饶老者留住周书灿,不由分拉着周书灿回他的房间。没有黑店的担心,周书灿也不再拒绝进房一叙,他也想看看这俩老头非要推销给他的门客,到底是什么人?

  老者的房间也是十来平方的大,榻在北墙的位置比较,榻西侧边角睡有盖着麻包被子的两人,周书灿想这应该是驿的伙计了。来驿的时候看到有店二在忙活,指挥车辆拉去哪里。

  房间内没有点油灯,偏东的地方点着一堆柴火,柴火上架着支架,支架上放着烧水的陶罐。柴火的光亮是房间唯一的光源,也算是起到了油灯的作用,照射房间的亮度也就是基本上能看清人。但是想仔细看就不行了,再好的眼睛也不校

  周书灿想起来他刚到闵家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房间没有灯,柴火上烧着瓦罐。不由得感叹:这时代的人真的活得很不容易啊。没有铁锅不能做煎炸食物石磨不是用来磨粮食的没有面粉无法做面食倒是有油,可有油又有什么意义呢,油不过是用来点灯的,和做饭没关系。油还被当作行刑的工具,油炸的不是食品,是鲜淋淋的活人。

  老者见周书灿傻愣的站着不动,喊道:“孺子,过来坐。”

  过去坐,那可是跪坐,呵呵,周书灿看着榻就头疼,他最怕的就是跪坐,腿疼。可已经进屋了,也不能一直站着,周书灿硬着头皮走几步到榻边,没有拖鞋上榻,转身面冲外箕坐在榻边上。

  老者惊讶周书灿这种无理的坐姿,心中顿时轻看眼前总角几分,想着现在正帮朋友求此人,纵是不悦也强行压住。权当看不到周书灿的行为,他自己脱鞋上榻跪坐好。

  总角,十三岁以下儿童、少年的总称。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

  老者出于礼貌,倒一杯水放到条几上,依然客气的:“孺子,请。”

  房间柴火的光亮随便能有多亮,老者又不知道周书灿穿的是裤子,周书灿也不想多解释什么,心中也明白老者肯定不舒服他的坐姿。但他不能为了让别人舒服自己难受,委屈自己还不如委屈别人。

  周书灿并未去端茶杯,出于礼节侧身:“多谢叟。”

  感觉这样坐着太不舒服,向柴火堆旁挪了挪,姿势几乎是背对着老者了,是更加不礼貌的动作。看在老者的眼睛里,又被老者轻视了几分。

  掩饰心头的不悦,没话找话的:“孺子,家是哪里的?这是要到哪里去?”

  周书灿靠近火堆是因为冷,又没有凳子坐火堆旁,坐在榻边烤火他已经很憋屈了,后悔刚才不应该跟老者进屋来,思索着是不是应该走了。

  看着柴火,没有扭头看老者,装出来疲惫感,慢慢:“我家在淄水边,要到汶上走亲戚。叟,我有点累了,今走一的路了,要不然什么话等明再吧。”

  老者把周书灿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