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锡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去汶上的路崎岖不平,且还需要绕道避开一些山头,这倒不是怕拦路抢劫的,而是怕山里有凶猛的野兽,毕竟人烟稀少的地方,野兽的数量要比人多,总之最大的原因还是没有正经官道的事。

  子库上次回汶上,周书灿便给他配备了大刀长矛,行路嘛只靠扁担木棒怎么行?这时代可没有限制带武器的禁令,能带着大刀长矛出门,一行饶腰板也会硬很多,这世上没有武林高手,十来个壮汉带着大刀长矛才是最恐怖的。

  还是那么的蓝,地还是那么的宽,远处还是那么的郁郁葱葱,眼前还是要照顾脚下的路,不然,一不心就卡住了。

  一辆拉砖车车轮卡在路沟里,前进中的队伍立马停下来,路只有一辆牛车的宽度,并行都是不行的。不是路边的草丛不能走,非要挤在这条羊肠道上,而是路边的草丛看不清状况,就像卡住的这辆砖车,只是向路边稍微偏了偏,车轮压在了草丛里,便陷在松散了泥土郑砖车尽管装的没有邑运砖车多,可一架子车砖再少也不轻呀。

  周书灿围着被子坐在牛车里,车里烧着炭盆不算是太冷。邱和槐轮流赶车,不赶车的人坐车里陪着周书灿。主仆三人都很有自觉性,统一认为没有帮汶上拉车的责任。

  邱停下牛车,转身冲车棚里喊:“公,车队停了,我下去看看怎么回事。”

  周书灿没有回答,他感觉回答与否无所谓,这会他正与寒冷作斗争,恨不得把炭火抱在怀里,哪有空管为什么停车。

  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感觉今年这闵子骞的本体比去年他刚来时虚弱很多。别的不,单单这怕冷的劲,都比去年他刚来的时候更过,甚至比他自己的本体还怕冷。

  他活了三十多岁,一直很怕冷,可也没有冷成这个样子。从深秋他就开始烧火墙,现在才算是刚刚进入冬季,那等深冬了怎么办?难道一直坐被窝里不出来了嘛。

  他原想象文学作品记载的那样做个手壶,可邑里没有掌握制作技术的高超手艺匠人,也没有制作手壶的原材料。他记得考古记载,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一些古墓中常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

  锡在周普遍使用还和青铜器时代有关系,制作青铜的锡和铜的比例为3:7。青铜器制作的技术全部掌握在周子和诸侯国君的手里,象闵家这种没落贵族,不会有制作青铜的匠人。关键的还是他大脑中,没有关于锡矿在泰安地区具体位置的记忆。他能记得的着名锡矿产地是云南个旧,他现在哪有跑到云南的本事。

  能找到铁矿煤矿已属侥幸,他记不准这大山里有没有锡矿了。有色和稀有金属的产量本来就不高,现在又是青铜器时代,锡矿铜矿肯定不是他能接触到的。他挖个铁矿煤矿啥的,可能鲁昭公和三桓认识还不深刻,不会太关注他。但是他若挖出来锡矿和铜矿,呵呵,别看这两家不和,也会一致决定立马灭了他,还是不要拿鸡蛋碰石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