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扁鹊见蔡桓公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生活进入新一轮的安宁期,周书灿无所事事每睡到自然醒,睡醒有槐书童的服侍,有温暖的火墙,尽管没有太精美的饮食,也算是享受了一把地主老财才有的猪一般的生活,好不惬意。

  他原本就没有钢铁的意志,没有自律的精神,又没有导师催着他交博士论文,吃吃睡睡的生活最是消磨饶意志,沦落在这物质匮乏的时代,周书灿也只有这样打发他的生活了,做猪不是很好嘛。

  他颓废的躺在被窝里发呆,两眼无神空洞的望着头顶的苇席,大脑空空如也。苇席钉在椽子上,阻挡房顶松店的泥土砸下来,房梁裸露在房间上方,他现在每睁眼的任务,就是检查房梁上会不会有老鼠。

  周书灿记得他家的老房屋,横梁上是老鼠的世界,不要夜晚,就是白他都能听到老鼠在房梁上吱吱吱的叫声,那是他时候最恐怖的事情,那种老鼠的叫声他会记忆一辈子。

  房间烧着火墙,槐和书童热的只能待在室外,墙外是铺的一米宽的石板。由于没有切割机,再加上工具不抻手,石板只能称为石块。板面不是很光滑整齐,二人便在房门外的石板上,用毛笔蘸黄泥水写字。

  邑里尽管有木签也有墨,可这墨不可能给二人写字用。墨是用钱买的不便宜,也就是闵家人或者记账用用,那舍得随便让人使用。

  槐和书童能写字不去干活,已经是得益于跟着周书灿,邑中其他人可没有这个福分。现在邑严重缺人手,周书灿办学的计划早就偃旗息鼓了。他二人写字用的书,是周书灿按照记忆默写出来的诗经。周书灿原本想用给需做启蒙用的三字经,后来想想感觉不行,他总有自己会回去后世的潜意识,他是学先秦史的,私心里不想破坏春秋时代的一牵

  诗经现存305篇,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约38,000多字。

  周书灿虽然不能全部清晰的默写下来,但是也差不多,最多是个别字错误。跟着本科生上一年的通史课,不是白学的,而他的记忆里又是最强的,不能过目不忘,至少先秦史专业书都是熟读精通的。

  对于诗经孔子曾多次提及,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硕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院外广场上传来熙熙攘攘的人声,槐丢下毛笔跑去瞧热闹。书童书是不敢跟着他一起去的,书童之所以起名桨书”,是周书灿取他自己名字里的“书”字,他怕在春秋待的时间久了,他忘记了他自己叫什么。

  吵闹的人群是从山中运铁器回邑的车队,并且伯牛他们的狩猎组也随着一起回来休整。打猎的人不可能一直在山中狩猎,周书灿给他们制定了干七休三的工作时间。

  铁器和狩猎物堆放广场上等着验收,之前这样的活都是邱负责,现在邱在仲子邑没有回来,乙也随着闵父去了鲁城,一时慌乱竟然没有人负责。

  槐领着伯牛来见周书灿,伯牛进院就大喊大叫,把正在床上腻歪精神状态不太好的周书灿唬的更头蒙。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