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孝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孔子坐着,曾子陪伴着他。

  孔子:“古代圣王有一种最高的德行最重要的道理,用来顺服下,老百姓因此和睦,君臣上下没有怨恨。你知道这种道德吗?”

  曾子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曾参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呢?”

  孔子:“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教化由此而产生。返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诉你。饶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不敢使它们受到诽谤和损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扬名到后世,使父母受到尊贵,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继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才是孝道的最终归宿。”

  诗经大雅文王:“怎能不念你祖先,努力学习修其德。”

  写故事来自孝经开宗明义章

  孝经古代汉族政治伦理着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全书共分18章。孝经开宗明义章是孝经第一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周书灿现在最痛恨的就是这个,他满头的秀发,又不能洗澡洗头,头皮痒的简直要吐血了。他严重的怀疑头皮上全是虱子,不然,仅仅是不洗头,怎么会这样痒?

  槐给周书灿洗完头,又不敢用力的给他梳头发半截的木梳,头发打结在一起,尽管周书灿洗头发的次数要比其他人多,可还是打结缠在一起,因为太长了。

  他是真的恨不得一剪刀剪下去,问题是现在没有剪刀,只能用火烧。火烧头发的结果,不用想都知道效果会是什么样。

  周书灿灵光一现,也算是脑洞大开,想起来非洲饶辫子,“槐,你把我的头发,全部编成辫子,这样也好洗,也好梳了。”

  槐帮周书灿梳头发,受传染,他自己的头皮也是痒的,可又不能扔下周书灿去挠头皮,一会急的他,混身上下都是痒的。

  ……

  木梳在古代叫做栉:本义是梳子和篦子的总称,比喻像梳齿那样密集排列着。

  栉,数要比其他人多,可还是打结缠在一起,因为太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