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捞河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闵父领着十几位年轻力壮的邑中男青年,去阳关卖珍珠。之所以带这么多人,是为了押运奴隶和搬运物品。整个邑只有三辆车,卖豆腐拉走两辆,剩下一辆闵父要去买大豆和铁制品。周书灿搬运河蚌都没有车用。

  乙的年龄大概有二十来岁,个头不是很高,是一位很活泛的人。闵父把他派给周书灿,显然是知道他的性格和能力。乙把邑民分为两拨,男人走的快,先走,女人走得慢,带着工具慢慢的走。

  乙长得不算寒酸,五官端正,正规中路,但身材比较瘦,完全没有山东大汉的形象。周书灿感觉乙和闵家邑民身材都不高,应该跟食物有关了,这群邑民普遍面色暗黄,应该是做不到顿顿吃饱饭造成的,白了就是营养不良。如果能吃饱肚子,估计会好很多。

  乙让槐背着周书灿,经过闵父今的介绍,邑民现在用一种敬畏的心态对待周书灿。周书灿是见过山神的人,是能带着他们奔幸福日子的人,当然需要礼遇敬畏。槐能背着周书灿,是让其他人非常羡慕的差事。

  此时的古人,还没有玉皇大帝如来佛祖这些神仙的认识,连道教鼻祖老子李耳还在人世间。人们敬畏的神是山神、河神、雷神、雨神、电神等等,这些大自然中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又让他们心生畏惧的神。

  槐的身高比较高,五大三粗的憨厚样,一看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那种类型的人,周书灿也比较喜欢他。槐有十七澳样子,槐背着他,他也不感到难为情,他现在是十二岁闵子骞的身体,槐背着他完全的过去。呵呵,虽然还是有点内疚,但是与能不走路相比,这点难为情算什么大事。

  周书灿想想一会拉河蚌回家,没有操刀开珍珠的人,冲槐声问道:“槐,你愿意不愿意当我的随从?”

  槐不明白随从是什么意思,可是子骞现在是全邑人都要听他话的人,他自然也是子骞让他做什么他做什么。无条件的应答道:“校”

  “好,槐,你以后只管跟着我,我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

  “行,子骞,我相信你。”

  槐成了周书灿到春秋时代后交的第一位朋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交友方式。他也不上为什么,莫名不设防的就信任槐。人和人真的是很奇怪的感觉,他看到槐的外貌,就是认为这个人很可靠。

  寒风凛冽吹动荒野的干枯树枝,发出“咔咔咔”的声音,一派冬日里的肃杀凋零景象。先行的男人们来到河滩地,河滩还是和往日一样的安静荒凉,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如果不是仔细检查,根本不能察觉这河滩里有河蚌。

  周书灿让乙把男人们分为三组,地毯式的开始捞河蚌。只有先把一片区域的河蚌清理干净,才能有计划的划分养殖河蚌的场地。

  河滩地在淄水河的拐弯处,河水并不是刺骨的冷,周书灿判断应该和山里的温泉有密切关系,不然也不会这里有这么多的河蚌。邑中的男人们真的很能干周书灿到春秋时代后交的第一位朋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交友方式。他也不上为什么,莫名不设防的就信任槐。人和人真的是很奇怪的感觉,他看到槐的外貌,就是认为这个人很可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