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闵子骞家在哪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周书灿披着麻包片被子,哆嗦的强迫自己想:怎么熬过这黑暗的春秋时代?孔老二把他和闵子骞对换,不可能立马放他回去的,他了要当孔老二的弟子的,那就好好想想此时的孔老二在做什么吧?有没有可能当了他的弟子,立马就放他回二十一世纪的可能性?现在,他再哭也是没有用的,还是面对现实吧。

  周书灿冷静下来思索,闵子骞比孔老二十五岁,此时二十七岁。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孔子开办私人学校,那就是孔老二现在刚刚开门收徒一年,那他现在过去的话,岂不是成了孔老二的入门大第子?子贡呵呵,靠边去吧,哈哈哈这个可以樱

  等等……周书灿想起来一个历史问题,历史上闵子骞家是在萧县,可萧县是在安徽境内,那闵子骞就是萧国人,而不是鲁国人。萧国被吞并之后是并入宋国的,并没有并入鲁国。有历史文献记载,萧县是宋国的一个邑,那闵子骞怎么成为的鲁国人?

  “孔老二,我跟你什么仇,跟你什么怨?我现在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了!”

  周书灿痛哭问候孔老二十八代祖宗之后,还得继续面对现实。

  据传:闵子骞先祖是鲁国的第四代国君鲁闵公这个第四代就是错误的,其父闵世恭为八世祖。这个传是有争议的,有关闵子骞的出身,如果闵子骞为闵公之后,历经八代其家庭至少应该为贵族下层,或自由民的上层,与传中闵子骞身份有出入。“鞭打芦花”传中:闵子骞家境贫寒,闵家没有因为获罪遭到驱逐,那闵子骞怎么家境贫寒?

  佐证:孔子办私学,许多弟子来自贫民家庭,闵子骞如若为闵公之后,他完全可以上贵族学校,贵族学校是国家办的,而不会成孔子的私学弟子。因此,闵子骞因为“闵”姓,就把他为鲁闵公之后,有点牵强。

  闵子骞继母现在是“鲁昭公十八年”,又假设闵子骞是鲁闵公之后,那就是闵子骞家所在位置是在鲁国,而不是萧县,鲁闵公的后代不可能去宋国居住。只能这样解释了,“鞭打芦花”的故事那就更是假的了,这样的解释才对了。

  按照这时候的生产力水平,闵子骞从萧县去孔子家曲阜求学是不可能的,路途太遥远,又没有交通工具。还有,农家庭出身的闵子骞家人,怎么可能知道孔子在办学堂?唯一的过去的理由,只有闵子骞家也在曲阜周边,闵子骞的求学才是顺理成章的。

  目前需要搞清楚的是闵子骞家到底在哪里?周书灿估计闵子骞继母也未必的清楚,那只有等闵子骞父亲回来问问了,还有需要依靠他那可怜的历史学知识来判断了。

  他此时又感谢他的博导,他博导搞得学问很杂,其中对历史地理这一块发过很多论文。他用了两年的时间,才算是把博导的论文和书读完,当然对论文和书中夹带的历史地理图,也牢牢的记下来了,谁让他的记忆力好呢。

  唉,虽然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可他导师的书,绝对比其他饶十本书百本书对他来都管用。他导师的论文和书是最前沿的知识,那些历史地理图,再没有人比他导师研究的更深刻。他导师拿到p10时,绝对是依靠自己实力拿到的,前九名都是六十岁以上老先生,后二十名也都是六十岁以上老先生。

  可是史学界这么高赌评比,第二次就变了味道,明眼的行家一看就知道,前三十里很多都是刷单的。都没有论文数量,怎么能排名那么靠前?这可不是理工科,一清楚的是闵子骞家到底在哪里?周书灿估计闵子骞继母也未必的清楚,那只有等闵子骞父亲回来问问了,还有需要依靠他那可怜的历史学知识来判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