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黄巾起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士颂和卢植商议,想提前加冠。

  而这件事情,已经和士燮通过信了,士燮非常赞成。

  由于雒阳只有卢植一个长辈,于是这件事就由卢植主持。

  183年十月十八日,士颂遍请好友,袁家兄弟这些年与士颂交往较多,也应邀参加。

  跪拜卢植,由马日磾诵读了贺词后,取字公为,卢植亲自为士颂脱去便服,放下总角,加冠元服,从此以后,士颂就是一个成年人了,可以仕官。

  卢植第二日,就联名马日磾和韩说,为士颂举孝廉。

  而士颂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士颂加冠后第二日,也带着关羽和郑伯数人,前往会稽成婚。

  袁月得知士颂到会稽成婚去了,闭门不出半月,暗自垂泪神伤。

  士颂一路上快马加鞭,不消一月就来到了会稽。

  婚期早已定下,在七日后。

  士燮由于事情太过于繁忙未来,而士壹为代表,请了两月的长假,参加士颂的婚礼。

  蔡邕太过于高兴,大摆流水席,宴请宾客上千桌。

  蔡邕,这些年,开办私学,入学人络绎不绝。人数最多时,可达上千人。

  蔡邕不遗余力地为士颂鼓吹扬名,士颂的名声已经传扬江东数郡。

  不少人参加士颂喜婚,也是为了一睹士颂的风采。

  士颂当晚和蔡文姬入了洞房。

  宴席大摆了七日,宾客才退去。

  士颂又小住了几日,带着蔡文姬,告别了蔡邕和士壹等人,踏上了雒阳归程。

  到达雒阳已经是一月月中旬。

  一进雒阳城池,士颂就明显感觉不一样了,街面上出现许多身穿黄衣的传道士。

  士颂安顿好蔡文姬后,寻味文殊。

  得知,在士颂走后,雒阳的黄衣卫士才逐渐多了起来,而且,不少黄衣卫士进驻官宦人家,为座山宾客。

  士颂得知后,心思慢慢沉了下来。

  熟悉的乱世就要来了,希望一切都是按照历史的发展。

  士颂连夜写信,让护卫随着四行商会,一同前前往交州送信。

  这些年,士家主导的四行商会,遍布汉土。

  士燮组织了不少工匠,耗费巨资,在高凉地区,建造了数个港口,打造不少海船,可以沿着海岸航行,押送货物。

  其次,士燮又开窑制瓷,雪白精美的瓷器,已经在这些年缓缓代替了金属器皿,成为世家豪族的必备之物。

  同时,占城地区水稻遍地,犹如野草。

  士燮命士家人带队,用瓷器、茶叶、布匹换取当地稻米,拉回交州。实在堆放不下了,就直接用稻米折算工钱,在农闲时候,雇佣百姓修桥修路。

  这一两年,交州民众明显感觉幸福起来,只要肯出力,就能吃饱穿暖,而且年底还有数缸余粮。

  于是很多家庭,至少会送一名稚子入私学。

  士燮从雒阳带回的书籍很多,整理整编后,作为教材。

  所以说,士燮很忙,天天忙得半月回不了家一次。

  好在这些年,士燮做得足够好,当地的世家大族逐渐接受了士燮的存在,在政令上非常通畅,只要士燮下发的文书,都会尽力办好。

  交州的一片欣欣向荣,反观中原地区更加落魄了。

  今年又大旱了,从开春到现在,一滴雨都没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