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正旦大朝,大唐威严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台阶上方,英王李显,相王李旦,站立在台阶两侧。

  就在此时,含元殿殿门口,宫中内侍高声呼道:“圣人到。”

  殿中众臣同时躬身垂首,但眼角余光俱都落在含元殿门口。

  身穿黑色金边九龙九章衮龙袍,头戴白玉十二旒,一脸冷肃的高宗皇帝李治,缓步的走了殿中。

  在他的左侧后,跟着一身凤袍的天后武氏,在武氏的身后,跟着谨小慎微的太子李贤。

  皇帝和皇后步入含元殿,殿中无数拥有屠国灭种之能的朝臣,同时屏住了呼吸,躬身垂首,面色肃然。

  庄严神圣,甚至让人呼吸不过来的的气氛,让那些来自诸国番邦的外臣心中更加的惶恐。

  新罗请罪使钦钝角干更是深深低头,不敢抬眼看上一点。

  在场当中有太多当年平灭百济,高句丽的重臣在了。

  新罗人何尝不清楚,他们之所以能和大唐在东岛抗衡,无非就是因为新罗距离长安极远,加之道路崎岖,山川险阻,天气酷寒,否则,他们早就像突厥一样,被大唐打的国之不存了。

  就在这个时候,高宗皇帝已经坐在了皇座之上,天后武氏和他平起平坐。

  正旦大朝会,皇后入朝,此乃常制。

  一名内侍省典议高声喊道:“圣人至,众臣行礼,趋。”

  喊声落下,殿中众人同时向前半步,单膝跪在地上。

  “脱舄!”

  众臣同时将双足上的厚靴脱掉。

  “解剑!”

  携带佩剑的官员和武将,同时将自身携带的佩剑解下,置于一旁。

  大朝会,是整个天下群臣,唯一有资格将自身的佩剑带往皇宫大殿的时候。

  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佩剑资格的,有这一资格的,大多数是三品以上的州刺史,都督,尚书,将军,大将军,亲王,群王,乃至三公。

  “俛伏!”

  众臣双膝跪倒在地,行大礼,同时齐声高呼:“臣等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宏大的声音在整个含元殿不停的回荡。

  “兴!”

  “谢陛下!”众臣缓缓起身,手里的象牙笏紧紧握在手上,双目低垂。

  此时,侍中赵仁本从群臣之上走出,走到御座之下,躬身道:“臣,侍中,赵仁本启奏,上元二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诸业顺畅,天下安定,臣以天下臣民,启祝陛下万寿无疆。”

  “诸位爱卿辛苦了!”李治醇厚的声音在整个含元殿响起,他看向侧前:“太子!”

  “遵令!”李贤从一旁内侍捧着的托盘里取过圣旨,然后上前三步,捧着递送到侍中赵仁本的手里。

  赵仁本对着李贤微微躬身,双手接过圣旨,然后直立而起。

  走到皇座左上,众臣东北位置,赵仁本张开圣旨,大声宣布:“有制!”

  李绚跟着前后众臣,再度跪拜在地:“臣等聆听圣训!”

  “今夕岁首,时会四海升平之运,八方宁靖,功德贤均,内外恩并。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天现祥云。

  神聪明之德,振威武之气;铃阁宣劳,海上著安攘之绩。足兵足食,节钺之绩烂焉;将翱将翔,佩环之助远矣。

  荷天之宠光,弥耀于鱼轩;惟德之行儆,益勤于鸾壶。寰海尘飞,一朝尽息;修德振旅,劝务农穑。

&ems每一个人都拥有佩剑资格的,有这一资格的,大多数是三品以上的州刺史,都督,尚书,将军,大将军,亲王,群王,乃至三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