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他问的太多了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今虽然我朝大军后撤,但明年要与吐蕃有战,届时新罗动向如何……”

  李绚冷笑一声,邓良微微赞同点头。

  新罗人对契约之事历来没有尊敬之心,今日应明日反,常有之事。

  “故而,这新罗国使需要暂时凉一凉,更何况有倭国国使打底,让其心慌一阵也是好事。”李绚一句话说出,邓良立刻就明白了李绚心中的盘算,有些忍不住好笑起来。

  “至于倭国国使!”李绚的神色立刻肃然起来:“此番大军能够在东岛三战三胜,我朝军士勇悍自然是其中原因,但也不可否认,倭国此时的动静,给了新罗极大的压力,这才让其第二次,第三军攻伐买肖城,最后功败垂成。”

  “的确如此。”邓良轻吸一口气,他是切身参与者,如何看不透这里面倭国的作用。

  李绚抬头,看向头顶的明月,然后转向东方,沉声说道:“新罗反复,小人行径,但倭国同样狼子野心,觊觎甚大,此番立功而来,难免不会狮子张口,故而本王觉得,还是应该稍微缓一缓,等其心平气和,再与其相会。”

  李绚的嘴角带起一丝冷笑,新罗和吐蕃,这两个国家,都不是什么善茬。

  也就是他忌惮于朝中之事,否则亲自登陆新罗,说不得就要彻底的覆灭新罗,然后窥伺倭国也未必不然。

  “王爷所言甚是,下官受教了。”邓良有些感慨了站了起来,对着李绚拱手道:“多谢王爷指点,下官就不打扰王爷休息了,告辞。”

  李绚站了起来,看着邓良离开的背影,突然神色淡漠的看向苏宝同,说道:“宝同,若本王没记错的话,那位邓都督,当年他从一州司马,建功提升为一州刺史,还是在邢国公麾下吧?”

  “是的。”苏宝同神色复杂,说道:“当年祖父先任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平灭百济,后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攻伐高句丽,后因粮草不计,被迫退兵,登州都督邓久光便是在那时由登州长史,升为登州刺史一职的。”

  “你看,令尊如今虽然被封为武邑县公,但职司不过是尚辇奉御,如今便已经被人遗忘,你就站在本王身后,人家甚至连多问你一句都没有,其心如何,昭然若揭啊!”

  李绚说完之后,转身朝着小院走去,只有苏宝同还愣愣的站在原地,双拳紧握。

  回到小院之后,李绚坐在书房,此时,已经有几份密信放置在桌案之上。

  李绚一一打开,扬州这段时间的事情,已经尽数在他的掌握。

  随后,李绚又写了几封回信,便洗漱休息去了。

  到了第二天,等他早起之后,桌案上的书信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

  一整天的时间,李绚安排千牛卫接替了新罗请罪使和倭国国使的内院守护,同时检查了二者携来的国书,略作整理之后,便立刻让人发往长安。

  此番大唐撤军,三战连败的新罗立刻又重新振奋起来,此番虽是第二次请罪,但请罪国书上缩写内容和上次别无二致,其心已然昭然。

  反倒是倭国国使,国书上所写内容和联系与道真和尚所商谈别无二致。

  通商,求学,然后便是册封天武王之子,为倭王世子。

  如今的天武王虽然有好几个儿子,但真正用心培养用来接替王位的只有一个。

  天武王并不担心自己的传承会出现什么问题,他的兄弟能杀光的,都已经被他杀光,同辈已经没人能抢夺他儿子的王位,他更担心的,其实还是他孙子的王位。

  除非他肯狠心将除继承人以外的其他儿子全部杀光,那么他的孙子依旧要面对叔伯争位的局面。

  所以,他在想,从他开始,每一任的王子都请大唐予以册封,如此之下,即便那是百年之后,有大唐在上面压着,他的那些儿子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李绚看透了天武王的想法,但也同样猜透了道真的算计。

  他让天武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孙子辈的身上,但却忽略了近在咫尺的威胁。

  至于说册封之事,大唐难道真的在乎什么人来当这个倭王吗?

  除了会面,李绚将所有鸿胪寺少卿该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一遍。

  确保毫无遗漏之后,这才前往都督府大堂。

  今日,窦玄德为迎接大军东归和新罗请罪使,还有倭国国使到来特意举办了宴会。

  这也将是李绚和新罗请罪使和倭国国使数月之后的第一次见面。

  然而不等这两人找上面,已经有人先一步缠上了李绚。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